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摩根大通:比特币或涨至16.5万美元

2025-10-02 21:19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 日,摩根大通表示,基于黄金创纪录的涨幅,比特币或将达到 16.5 万美元。(CoinDesk)

AI 解读
从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的一系列分析来看,其观点始终围绕几个核心逻辑展开,这些逻辑本质上反映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评估框架。摩根大通并非单纯看多或看空比特币,而是试图在传统金融模型下对比特币进行定价和定位,尤其是将其与黄金这一传统价值存储工具进行系统性比较。

首先,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的估值逻辑高度依赖与黄金的类比。他们多次提到比特币的“波动性调整后的黄金比较价格”,例如在7月的报告中指出比特币相对于其5.3万美元的黄金比较价格“过高”,而在10月的报告中又基于黄金的涨幅推算出16.5万美元的目标价。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数字黄金”,试图通过黄金的市值和波动性差异来反推比特币的合理价值。然而,这种模型存在明显局限性,因为它假设两种资产的风险属性与市场叙事可以完全对标,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其次,摩根大通的立场呈现出高度的情境依赖性,其观点随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例如,在2月和3月,他们观察到机构投资者同时增持黄金和比特币,认为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到了7月,当比特币价格突破6.7万美元时,他们又警告称价格已偏离开采成本和黄金比较价,反弹可能是暂时的;到了10月,在市场情绪转向乐观时,他们又给出了极高的长期目标价。这种动态调整表明,摩根大通更多地是在描述市场现状而非做出绝对预测,其分析高度依赖短期数据流(如期货头寸、ETF资金流、机构持仓变化)。

第三,摩根大通反复强调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叙事面临压力。他们指出,比特币与股票的高相关性、高波动性以及避险资金流入黄金而非比特币的现象,都在挑战这一叙事。这表明,尽管他们使用黄金作为估值锚点,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比特币尚未完全具备黄金的避险属性和稳定性。这种矛盾心理在传统金融机构中颇具代表性:既承认比特币的资产属性,又对其极端波动性和风险心存警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作为机构,其内部存在多元甚至矛盾的声音。一方面,其研究团队由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人领导,频繁发布对比特币的技术分析;另一方面,其CEO杰米·戴蒙却公开表示“永远不会购买比特币”。这种分歧并非罕见,它反映了传统金融机构在拥抱加密货币创新与维护传统风险控制之间的张力。

总体而言,摩根大通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基于传统金融模型的、相对理性的观察框架,但投资者需认识到其局限性。比特币市场受技术、监管、流动性、宏观情绪等多重因素驱动,单一机构的模型难以涵盖所有变量。16.5万美元的目标价更像是一种基于特定假设的理论推演,而非短期价格预测。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冷静地看待这类机构观点。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