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0 日,Cobo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神鱼发文分享称,「iPhone 17 搭载 MIE 硬件级「内存安全」:EMTE 实时校验+系统默认开启,拦截越界/UAF 等 0-day 攻击链,减少侧信道风险。
据统计,内存安全漏洞占所有软件漏洞的 70%,这项升级对高净值用户&频繁签名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钱包签名、Passkeys 更安全。」
从加密安全的角度来看,神鱼提到的iPhone 17系列MIE硬件级内存安全技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进步。内存安全漏洞长期是软件攻击的主要入口,尤其是越界读写和使用后释放(UAF)这类漏洞,常被用于零日攻击。硬件层面的实时校验和默认开启,意味着在操作系统层级之下建立了更深层的防护机制,这能有效拦截攻击链的早期环节,降低包括侧信道攻击在内的风险。
对于加密钱包和密钥管理,这种硬件增强尤其重要。私钥和签名操作在内存中的处理过程更容易被隔离和保护,减少了私钥泄露的可能性。Passkeys依赖硬件安全模块,结合内存安全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身份验证流程的可靠性。类似TEE或Secure Enclave的架构,但MIE可能更专注于内存访问的实时监控与防御,这符合移动设备对高效和安全平衡的需求。
相关讨论中,TEE、MPC、ZK等技术常被用于对比或互补。例如,TEE依赖硬件隔离但仍有被攻破的案例,ZK提供可验证安全但计算开销大,MPC分散风险但实现复杂。硬件级内存安全像是底层基础措施的加强,它未必直接替代这些方案,而是为它们提供了更稳固的运行环境。类似Opclave的项目尝试将iPhone变为硬件钱包,若结合MIE这类技术,其安全性和可用性会更具优势。
整体上,这种硬件演进是对高价值用户和频繁交易者的实质增强,它降低了依赖纯软件方案时的潜在漏洞。不过,安全始终是层层叠加的过程,硬件进步仍需与钱包设计、用户操作习惯及链上安全实践相结合,才能构建更完善的自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