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0 日,Asset Entities Inc (ASST) 股东已批准与 Strive Enterprises 合并,合并后将更名为 Strive Inc 并实施比特币财库战略。Strive Asset Management 现任负责人 Matt Cole 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sset Entitie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rshia Sarkhani 将转任首席营销官兼董事会成员。
5 月 27 日,资产管理公司 Strive 宣布完成 7.5 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将部署「超额比特币收益」战略。Strive 首席执行官 Matt Cole 8 月表示,计划在上市后购入价值超 7 亿美元的比特币。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这则新闻及背景信息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趋势:传统资本市场正通过结构性操作,系统性地拥抱比特币资产。Asset Entities与Strive的合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MicroStrategy模式的一种延续和升级。其核心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将比特币财库作为核心资产配置,并以此驱动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
值得关注的是Strive的“超额比特币收益”战略。它并未简单复制直接购买现货比特币的做法,而是试图通过一整套金融工程来增强回报。收购问题比特币债权(如Mt.Gox赔偿权)和折价结构性产品,本质上是在比特币生态中寻找“价值洼地”和套利机会。这种策略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需要对比特币链上生态、破产清算和法律程序有深度理解,其风险和收益的波动性会远大于单纯的现货持有。
Matt Cole致电扎克伯格呼吁Meta配置比特币的举动,看似是市场宣传,实则揭示了这类公司的更深层逻辑:它们不仅是比特币的持有者,更是其布道者和生态推动者。通过倡导更多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他们实际上是在为自身持有的比特币资产创造更大的基本面和流动性需求,这是一种精巧的循环叙事。
然而,相关文章中Bitcoin Magazine的质疑也点出了关键风险。这类公司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上。其股价与比特币价格呈现出高Beta的杠杆化关联。一旦比特币进入长期熊市或横盘,其“财库策略”的光环会迅速褪色,股价跌破净资产价值的压力会非常大。这种模式的成功,严重依赖持续的牛市叙事和外部融资能力来维持。
本质上,这是传统金融市场在资产端进行“比特币化”的一次实验。Strive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和合并上市,打通了一二级市场资本通道,使其能以更大规模和专业工具配置比特币。这标志着比特币正从散户和基金的投资标的,进阶为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战略资产类别,这是其被主流资本接纳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但这条路并非没有风险,其成功与否最终将取决于比特币能否持续证明其价值存储的叙事,以及这些公司能否在波动中有效管理其复杂的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