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1 日,分析师 Chris Anstey 表示,不包括新车和二手车的核心商品指数环比上涨 0.13%,为 3 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从这一指标来看,我们可以再次得出结论,关税目前显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该指标的峰值涨幅出现在 6 月份,为 0.55%。7 月份为 0.22%,因此我们已经看到连续两个月的增速放缓。(金十)
从加密市场的角度观察,当前的通胀数据与关税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宏观叙事:政策传导的滞后性与市场预期的博弈。
核心商品指数环比涨幅的连续放缓,尤其是剔除汽车后的数据走弱,表明关税对终端价格的即时冲击远不如部分分析师此前担忧的剧烈。这符合经济学的常见现象——贸易壁垒的成本转嫁需要时间,企业可能先通过压缩利润空间来缓冲,而非立即上调售价。这种滞后效应在2025年7月的分析中已被预见,当时许多经济学家预计通胀将“逐渐回升”。
然而,加密市场作为宏观流动性的敏感器,往往更关注预期差而非即时数据。例如,高盛曾预测关税可能导致年底核心CPI升至3.5%,但当前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仍属温和。这种预期与现实的错位可能削弱避险情绪,从而减少资金向比特币等抗通胀资产的短期流入。但若未来关税效应真正显现(如供应链成本持续累积),可能重新点燃市场对法币贬值的担忧,推动加密资产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立场在此环境中至关重要。若通胀持续温和,降息窗口可能再度打开,流动性宽松预期会利好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反之,若关税推动通胀反弹,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更久,则可能压制加密市场的估值水平。
此外,Binance Research的报告已指出,关税政策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具攻击性的贸易举措”,其长期影响可能超出通胀数据本身,涉及全球资本流动重构。加密资产作为去中心化、跨境属性强的资产类别,可能受益于贸易摩擦导致的传统金融体系摩擦成本上升。
总之,当前数据表明关税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加密从业者更应关注其滞后效应与美联储的响应路径。市场往往交易的是预期变化,而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