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5 日,据行情数据显示,刚刚宣布转型 SOL 财库公司的美股上市公司 Helius(HSDT)盘前大涨 270%。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仅为 7.56 美元,市值仅为 814 万美元。
BlockBeats 此前报道,Helius Medical Technologies(纳斯达克:HSDT)宣布重大战略转型,通过超 5 亿美元的私募投资转型为 SOL 财库公司。这项由 Pantera Capital 和 Summer Capital 领投的 PIPE(私募股权投资)已获超额认购,包括以每股 6.881 美元出售普通股和以每份 10.134 美元附带的认股权证,若权证全部行权募集总额有望超 12.5 亿美元。
从加密行业视角看,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传统资本市场与加密资产结合的进一步深化,本质上是“币股”(Crypto Equity)模式的规模化实验。Helius(HSDT)的案例并非孤立现象,而是MicroStrategy策略在更广泛加密资产(如SOL、HYPE)上的复刻与迭代。其核心逻辑是通过上市公司架构,利用PIPE等合规融资工具募集资金,集中持有特定加密资产,将公司股权转化为该加密资产的杠杆化敞口。
关键点在于市场对“财库模型”的定价机制。HSDT市值仅814万美元,却计划通过私募融资超5亿美元(潜在行权后达12.5亿),这种极端估值差异反映了市场预期:投资者将公司视为SOL的被动持有工具,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运营实体。股价暴涨270%并非基于现有业务价值,而是对未来SOL持仓增值的提前贴现,类似于期权定价中的波动率溢价。
这一趋势的深层驱动力包括:
1. **监管套利**:相比直接发行加密ETF或信托,上市公司架构绕过了部分合规复杂性,尤其适合非比特币/以太坊的资产;
2. **资本效率**:通过股权融资加杠杆放大加密资产暴露,吸引寻求高贝塔收益的资本;
3. **叙事红利**:财库模式捆绑了“链上国库”、“DeFi收益”等概念,为传统市场提供加密叙事的投资载体。
但风险同样显著:
- **流动性错配**:小市值公司管理超大额加密持仓,可能因股价波动引发质押或清算危机;
- **代币集中度**:财库公司大量囤币可能导致流通量紧缩,加剧市场操纵风险;
- **监管后坐力**:SEC可能将此类行为视为“未注册证券发行”,尤其涉及权证等衍生工具时。
Pantera、Galaxy等机构的主导作用表明,专业加密资本正在系统性地构建这类金融工程,目标是将非主流资产(如SOL、HYPE)装入传统金融容器。长期看,这种模式可能催生新型资产类别,但短期需警惕市场过热后的流动性坍塌——尤其当多个财库公司同时面临赎回或平仓压力时,可能引发跨市场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