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9 日,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此前发布的提案要求将 WLFI 协议自有流动性(POL)产生的所有费用用于公开市场回购 WLFI 并实施永久销毁,该提案目前已获得通过,99.84%的投票者表示支持。
据悉,其指的「自有流动性」即仅包含 WLFI 控制的流动性产生的费用,社区及第三方流动性提供者(LP)的费用不受影响。简单来说,即 WLFI 官方收取其在以太坊、BSC 和 Solana 链上自有流动性头寸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用于在市场上回购 WLFI 代币,回购的代币转入销毁地址,实现永久性供应量减少。
官方表示,若本提案通过,WLFI 将以此作为持续回购销毁战略的基础。随着生态发展,我们将探索将其他协议收入来源纳入该计划,逐步扩大 WLFI 回购销毁规模。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WLFI的100%流动性费用回购销毁提案获通过,本质上是一次精妙的代币经济模型升级。它并非简单的通缩机制,而是一个旨在重塑市场供需关系和价值捕获能力的战略部署。
核心在于,该提案将协议自有流动性(POL)产生的费用定向用于回购并销毁WLFI代币。这直接创造了市场上持续的购买压力,同时永久性地减少代币流通供应量。这种设计在理论上能对抗代币释放带来的抛压,尤其在项目早期或代币解锁阶段,是稳定币价的一种常见但有效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其费用来源严格限定于“自有流动性”,即官方控制的资金池,而非第三方LP的收益。这显示出项目方在激励社区和强化自身财政政策之间取得了谨慎的平衡,既避免了损害流动性提供者的利益,又确保了国库有稳定且可预测的收入流用于价值回馈。
将此事置于WLFI的宏观背景中观察,其意图更为清晰。该项目自诞生就与特朗普家族深度绑定,拥有极强的政治叙事和市场关注度。从早期大举购买其他加密资产构建国库,到提案空投稳定币USD1测试用户忠诚度,再到如今通过回购销毁提案,这一系列动作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WLFI正从一个依靠名人效应的Meme项目,向一个具备实际财政政策和现金流能力的“主权式”DeFi实体演进。
然而,这种模式也伴随着风险。其有效性高度依赖于协议自有流动性池的规模和使用率,即费用收入的可持续性。如果生态发展不及预期,费用收入枯竭,回购行为将难以为继,市场预期反转可能带来更大波动。此外,这种强硬的通缩模型有时会被视为项目方对代币缺乏其他效用场景的一种补偿。
综上,该提案的通过是WLFI项目方在代币经济学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它试图通过链上财政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为代币注入价值支撑。其成功与否,最终将取决于协议能否实现真正的生态繁荣和收入增长,而非仅仅依赖于政治叙事和短期市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