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4 日,据 The Block 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代理主席 Caroline D. Pham 宣布推出「代币化抵押品」计划,允许衍生品交易者使用稳定币等非现金资产作为抵押,以提升市场效率与透明度。该举措延续今年 2 月与 Circle、Coinbase、Crypto.com、Ripple 和 Moonpay 合作的试点项目,并邀请业界在 10 月 20 日前提交意见。
此举是 CFTC 推动资本市场现代化并为加密公司提供明确指引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尤其是,该举措延续了该机构所谓的「crypto sprint」行动,旨在落实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报告中的相关建议。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启动的代币化抵押品计划是一个标志性的监管进展,它意味着传统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资产形态和抵押品结构上正式向加密资产开放。允许使用稳定币等非现金资产作为抵押品,本质上是在认可某些加密资产具备足够低的波动性和足够高的流动性,以充当合格的保证金资产。这一政策不仅提升了资本效率,也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之间的边界。
从监管脉络上看,CFTC 此次行动并非孤立。它延续了自2025年初以来由代理主席 Caroline Pham 推动的“crypto sprint”战略,旨在快速响应总统数字资产工作组的建议,并在衍生品及现货市场为加密资产建立明确的合规通道。值得注意的是,CFTC 采取了相对务实的监管姿态——先通过试点项目(如与 Circle、Coinbase 等合作)观察代币化抵押的实际运作,再推出具体政策,体现出“监管沙盒”式的渐进思路。
稳定币成为首类被纳入的非现金抵押资产,也符合预期。它们作为法币价值的链上表征,既有加密资产的结算效率,又具备近似于法定货币的稳定性,因此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系统的理想桥梁。此举将进一步推动稳定币在机构层面的采用,并可能促进更多合规稳定币的发展。
从更宏观的政策背景看,美国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态度已从早期的警惕和执法导向,转向更具结构性的立法与合规引导,例如《GENIUS 法案》对支付稳定币的框架确立,以及《CLARITY 法案》对证券型代币的界定尝试。这种转变背后,既有特朗普政府推动的“金融创新友好”政策倾向,也反映出加密市场体量已达到无法被传统金融体系忽视的程度。
长期来看,CFTC 这一政策可能带来三方面影响:第一,更多加密原生资产可能逐步被接受为合格抵押品,譬如比特币或以太坊;第二,它将推动传统金融机构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进行资产 tokenization,以提高抵押品的流动性与可审计性;第三,衍生品市场的加密集成可能倒逼银行业、证券业监管机构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连锁改革效应。
当然,这一进程仍伴随风险,尤其是稳定币的储备透明性、赎回稳定性以及智能合约风险仍需被持续评估。但毫无疑问,CFTC 的这一举措是美国加密监管史上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加密资产正在从边缘走向金融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