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5 日,美股 ETH 财库公司 ETHZilla 计划向 Puffer 部署价值约 4700 万美元的 ETH,约合 10,600 枚 ETH,以提升财库收益。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ETHZilla的一系列动作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转型为以太坊财库(Treasury)策略玩家的清晰路径。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将公司资产负债表大量配置为ETH,并利用再质押等DeFi策略提升资产收益率,从而向市场讲述一个“传统资本拥抱加密生息资产”的成长故事,最终目标是推高其股票估值。
这件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深入剖析。首先,它本质上是“MicroStrategy for ETH”叙事的一个新案例。MicroStrategy通过大量持有比特币并成功将其股价与BTC价格深度绑定而闻名。ETHZilla显然在复制这一模式,但其创新之处在于更进一步,不仅持有现货ETH,还积极将其部署到如Puffer、EtherFi等再质押协议中。这表明其策略从被动的现货持有转向主动的收益耕作(Yield Farming),旨在通过生息来抵消运营成本甚至创造额外利润,这比单纯的现货持有在资本利用上更高效,也更具故事性。
其次,Peter Thiel的入股是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作为顶级风投家,他的介入不仅提供了资金和信用背书,更向传统资本市场表明,以太坊及再质押赛道是机构级资本值得配置的资产类别。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直接反映在消息公布后股价的剧烈波动和成交量的异常放大上。这种明星投资人的效应在加密领域尤其显著。
其三,其财库管理手法非常激进。从披露的数据看,该公司不仅持有超过10万枚ETH,还拥有大量现金。其操作是双向的:一方面动用数亿美元现金持续回购股票(这是一种支撑股价、回报股东的直接方式),另一方面则将ETH进行再质押以提升收益。这种“左手回购,右手生息”的策略,旨在最大化每股含金量,向市场证明其管理资产的能力和价值发现能力。
最后,融资手段也值得玩味。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3.5亿美元巨资,条款显示年利率仅2%,转换价高于当前股价。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看好其长期发展,愿意以未来可能转换为股票的代价,低成本提供资金供其继续增持ETH或进行战略布局。这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来继续执行其财库策略。
总的来说,ETHZilla的案例是传统上市公司与加密金融深度结合的一个范例。它不再满足于仅作为ETH的持有者,而是积极成为以太坊生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通过再质押等方式获取生态发展的红利。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其风险控制能力(智能合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以及整个以太坊再质押叙事的长期发展。这标志着机构采用加密货币进入了更复杂、更成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