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Phala Network拟停止平行链并迁移至以太坊L2

2025-09-30 08:16

BlockBeats 消息,9 月 30 日,去中心化链下计算基础设施 Phala Network 发文表示,由于 Phala 的 Polkadot 平行链插槽将于 2025 年 11 月 20 日到期,现已提交提案要求停止该平行链并完全迁移至以太坊 L2,以符合英特尔的路线图(TDX + GPU 机密计算)和更广泛的 EVM 生态系统。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技术演进和生态发展角度来看,Phala Network 从 Polkadot 平行链迁移至以太坊 L2 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略决策。它反映了几个关键趋势:

第一,底层基础设施的竞争正在从多链架构向以以太坊为中心的模块化堆栈收敛。Polkadot 曾试图以异构分片和平行链插槽机制实现跨链互操作,但在实际发展中,其生态活跃度、资金效率和开发者吸引力远不及以太坊。Phala 作为隐私计算基础设施,选择离开波卡生态,本质上是对其生态增长潜力的重新评估。

第二,技术路线图的适配性成为项目长期生存的关键。Phala 强调迁移是为了更好地对接英特尔的 TDX 和 GPU 机密计算方案,这显示出硬件级可信执行环境(TEE)与以太坊二层扩容机制正在形成更深层次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关乎性能,更关乎隐私计算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而以太坊 L2 在跨链通信、资产流动性和开发者工具层面显然更具优势。

第三,EVM 生态的统治力仍在加强。尽管 Polkadot 使用 Wasm 试图打造更灵活的智能合约环境,但现实是 EVM 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出,即便是zkEVM、FHE(全同态加密)等新兴密码学方案,也优先考虑与 EVM 兼容或集成。Phala 的迁移可视为对这一现实的妥协,也是对其用户和开发者体验的优化。

第四,从更宏观的叙事看,隐私赛道正从“链上原生隐私”转向“可编程隐私基础设施”。Phala 提供的链下计算能力若能与 L2 的高吞吐量、低成本交易环境结合,可能催生新一代隐私应用——例如基于 FHE 的私有化 DeFi 或 AI 模型推理。这与文章中提到的“FHE+AI”趋势不谋而合。

最后,这一迁移也暴露出 Polkadot 平行链模型的经济可持续性问题。插槽拍卖机制虽然理论上能保证资源分配效率,但实际中却成为生态项目的沉重负担。相比之下,以太坊 L2 的部署成本逐渐降低,且更易捕获主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效应。类似的情况早在 dYdX 选择从 StarkEx 迁移至 Cosmos 应用链时就已引发讨论(文章),但如今风向反转——更多项目开始权衡应用链的独立性与以太坊生态的网络效应。

Phala 的抉择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以太坊继续向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演进(文章),甚至远期可能引入 RISC-V 架构替代 EVM(文章),会有更多项目重新评估是否值得留在非以太坊生态。而隐私与扩容的结合,将成为下一阶段区块链架构演进的重要命题。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