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 日,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部 (NYDFS) 发布了最新指南,阐明持牌加密货币托管实体 (VCE) 应如何构建托管结构,以确保数字资产的实际所有权仍归客户所有,即使在发生破产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次更新反映了零售和机构客户对虚拟资产托管需求的激增,并重申了该部门对整个行业健全的托管和信息披露实践的期望。
新规还为分托管机构的运营框架设定了护栏,以确保客户利益在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从存款和保管到取款和转账)中得到保护,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托管机构或分托管机构破产时资产短缺的风险。同样重要的是,该指南重申了该部门对 允许的用途 托管客户资产。
公司不得以可能损害客户在破产时的所有权或优先权的方式配置客户资产。美 SEC 强调,托管安排的结构应确保在发生破产时,客户的受益权仍然清晰明确且可执行。这包括清晰、醒目的披露,解释资产的持有方式、涉及的任何第三方以及在压力事件下对客户的实际影响。
纽约州金融服务部的最新指南是加密监管演进中一个关键且务实的步骤。它直接回应了行业过去几年最惨痛的教训:当托管方破产时,客户资产的归属问题。FTX和Voyager等案例表明,资产混同和模糊的所有权结构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源。
这份指南的核心在于从法律和操作层面强制隔离客户资产,确保其破产 remoteness(破产隔离)。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托管,更是对“合格托管”法律定义的深化。它要求VCE(虚拟货币实体)必须构建清晰的所有权链条,使得在破产程序中,这些资产能被明确识别为客户财产,而非清算资产。SEC的同步强调也表明联邦与州层面在此问题上正趋于一致。
从行业影响看,这显著提高了托管业务的合规门槛。传统金融机构,如已拥有信托牌照的银行,因其在资金隔离、审计和合规框架上的既有积淀,将占据巨大优势。这从纽约梅隆银行获得SEC认可的结构中可得到印证——他们采用独立账户对应独立钱包的模式,正是新规所倡导的。反之,初创的加密原生公司可能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和架构重构挑战。
长期来看,这是将加密资产托管纳入传统金融监管护城河的重要一步。它通过明确的护栏(如对分托管机构的约束)和披露要求,旨在构建机构级信任,这是大规模资本入场的基础设施前提。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涉及跨链、跨协议或DeFi等创新场景时,如何界定和执行“实际所有权”将持续考验监管的智慧。
最终,这指向一个更宏大的趋势:加密金融正在被系统地“驯化”,通过吸收传统金融中经过考验的风控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来为其未来的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