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JELLY市值短时突破1亿美元,24小时涨幅100%

2025-10-04 08:48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4 日,据 HTX 行情数据显示,Jelly-My-Jelly(JELLY)于昨日下午开启上涨行情,并于今日凌晨加速上攻,市值一度突破 1 亿美元,现报 9698.99 万美元,24 小时涨幅 100%。

AI 解读
从加密市场的专业视角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由流动性驱动的市场操纵案例,涉及多个层面:价格操纵、衍生品市场脆弱性、以及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博弈。

JELLY作为一个小市值Meme币,其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极端波动,并非由基本面驱动,而是由巨鲸地址通过大量买卖操纵市场所致。这种操作在低流动性资产中尤为常见,操纵者通过控制大量流通筹码,可以轻易拉高或打压价格。

在衍生品市场,这种价格操纵产生了连锁反应。巨鲸在Hyperliquid上建立大量JELLY空头头寸后,通过拉高现货价格引发空头挤压(short squeeze),导致空头仓位面临爆仓风险。当自动清算机制无法平仓时,风险转移至协议的金库(Vault),使整个协议面临系统性风险。

Hyperliquid作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在此次事件中暴露了其风险管理的局限性。面对极端行情,协议最终采取了“拔网线”式的紧急措施——下架交易对并以固定价格强制平仓。这虽然避免了协议破产,但也引发了关于去中心化协议治理和中心化干预的争议。

中心化交易所(CEX)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它们迅速上线JELLY合约,对Hyperliquid进行“定点狙击”,利用其流动性优势吸引交易量,加剧了市场波动。这反映了CEX与DEX之间在流动性、产品灵活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竞争与冲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此类事件揭示了DeFi衍生品市场在快速增长后面临的挑战:如何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特质的前提下有效管理风险,防止巨鲸操纵和系统性崩溃。同时,它也表明,在缺乏监管的市场中,价格发现机制容易被操纵,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此类高风险资产。

尽管HLP后来在XPL异动中实现了小额盈利,但相比JELLY事件中的巨额损失,这并不能弥补其风险模型的缺陷。这类协议需要在风险定价、仓位限制和清算机制上进行优化,以应对极端市场条件。

总之,JELLY事件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操纵、风险传导和协议应急反应的案例,突出了加密市场特别是DeFi领域在流动性、风险和治理方面的核心问题。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