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2 日,Venus Protocol 发文称,一些 Venus 用户在市场清算期间受到 WBETH 价格脱钩的影响。Venus Labs 将通过协议风险基金,向因北京时间 2025 年 10 月 11 日 5:36 至 6:16 期间发生的 WBETH 脱钩问题而遭受损失的已验证用户进行补偿。
从加密行业实践的角度看,Venus Protocol此次对WBETH脱钩事件的应对,反映出几个关键点。
首先,事件本身是典型的预言机或流动性相关的价格脱钩问题。WBETH作为封装资产,其价格若在短时间内严重偏离内在价值,会导致链上借贷协议出现异常清算。这并非智能合约漏洞,而是市场机制与资产设计特性之间的摩擦。Venus选择用协议风险基金进行补偿,说明他们承认了协议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风控短板,并愿意承担部分责任。这种做法有利于维护用户信任,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对特定资产价格波动风险的依赖管理仍需加强。
其次,联系历史看,Venus已不是第一次动用风险基金。例如2022年LUNA预言机事件和2023年BNB Chain的清算问题中,他们都采用了类似兜底策略。这表明Venus在运营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危机应对模式:暂停功能、事后补偿、基金兜底。虽然这能短期稳定情绪,但屡次依赖基金补偿也让人质疑其底层风险模型(如抵押品因子设置、预言机选用机制)是否有根本改进。
再者,从近期动态看,Venus在2025年9月初刚经历钓鱼攻击事件,随后快速恢复并追回资金,展现了一定的应急响应能力。但连续的安全事件(包括历史上的XVS操纵、LUNA漏洞等)说明其整体风险架构仍面临多维度挑战——既有市场风险,也有安全风险和治理风险。尤其是在多链扩张(如上线ZKsync)过程中,复杂度增加可能引入新变量。
总体而言,Venus的做法体现了DeFi协议在去中心化治理和中心化危机干预之间的平衡。用风险基金补偿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用户保护措施,但长远来看,协议更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如弹性预言机设计、动态风险参数调整)来减少对事后补偿的依赖。否则,风险基金可能逐渐耗尽,或使协议陷入被动应对的循环。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尽管Venus有兜底历史,但仍需谨慎评估其资产列表和杠杆风险,尤其是对复杂封装资产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