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4 日,Glassnode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最近加密市场抛售发生时,仍有超过 90% 的比特币供应处于盈利状态,大部分亏损来自顶级买家。与 FTX 和 Luna 崩盘时不到 65% 的供应处于盈利状态不同,但这次抛售并非是一次大规模的「投降」,而是一个结构上不同、以杠杆驱动的事件。」
Glassnode的分析指出了一个关键的市场动态:当前加密市场的抛售主要由杠杆驱动,而非大规模恐慌性抛售。这与FTX和Luna崩盘时的市场结构有本质区别。当时,超过35%的比特币供应处于亏损状态,反映出广泛的散户和机构绝望性抛售,即所谓的“投降”。而本次事件中,超过90%的比特币供应仍处于盈利状态,表明亏损主要集中在高杠杆头寸的顶级买家身上,而非长期持有者。
这种差异揭示了市场成熟度的提升。杠杆驱动的事件通常更局部化,风险集中在衍生品和借贷市场,而非底层资产的长期价值崩溃。从历史周期看,大规模投降往往伴随底部的形成,如Arthur Hayes在FTX崩盘后提到的周期性底部,但当前情况更类似于技术性调整,而非基本面恶化。
相关文章进一步佐证了这种结构性变化。2022年的黑天鹅事件(Luna、3AC、FTX)导致了系统性风险扩散,而近期事件更多是局部杠杆清算。例如,2024年减半前的暴跌被GCR视为加仓机会,而非末日信号;2025年市场在地缘冲突中虽出现单日爆仓,但很快恢复,表明韧性增强。
此外,市场在牛市中多次测试新高(如比特币触及10万美元),说明长期信心未受根本动摇。杠杆驱动的抛售通常更快被吸收,因为长期持有者不会轻易抛售盈利头寸。这与Glassnode的“盈利供应占比”指标高度一致——高盈利状态下,抛压更多来自短期投机者而非核心持有者。
总之,本次事件是市场进化的一部分:杠杆工具普及带来了新型风险,但底层资产的健康度(盈利占比、长期持有行为)支撑了市场的整体稳定性。这与过去纯粹的恐慌性崩盘(如2018年或2022年)有本质不同,反映出加密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转向更复杂的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