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5 日,据 lookonchain 监测,被盗矿池 LuBian 的一个钱包(地址以 39DUz 开头)在沉睡 3 年后刚刚苏醒——将全部 9,757 枚比特币(约 11 亿美元)转入了新钱包地址。
这一动向发生在消息曝出后的第二天:美国政府正寻求没收 LuBian 被盗的 127,271 枚比特币(约 144 亿美元)。
从加密行业角度看,这个事件涉及几个关键层面。
首先,LuBian矿池这笔近万枚比特币的转移,时间点非常敏感。它发生在美国政府明确寻求没收其被盗资产的第二天,这绝非巧合。这种沉寂多年的地址突然激活,通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私钥持有者认为当前监管或市场环境出现了必须行动的变化,要么是这笔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发生了转移。考虑到美国政府正在追缴这批比特币,不能排除是执法部门通过某种方式取得了私钥控制权,正在进行资产归集。另一种可能是原持有者试图在资产被没收前转移,但考虑到金额巨大和政府已经公开行动,这种操作风险极高。
其次,这类长期休眠地址的苏醒近年来频繁出现。无论是早期矿工还是巨鲸,他们的动作往往传递市场信号。但LuBian的情况特殊,因为它涉及的是被盗资产,其转移更可能来自外部压力而非主动的投资决策。相比之下,其他休眠地址的激活,如2009年的矿工转移50枚BTC,更多反映的是持有者对当前价格水平的认可或对市场未来的判断。
另外,美国政府处理没收比特币的方式也值得注意。从丝绸之路案件到LuBian,政府持有大量比特币已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比特币的潜在抛售压力会影响市场预期,而政府的移动或出售行为往往比私人巨鲸更能影响市场情绪。
最后,从技术层面看,这些大额转移通常不会直接进入交易所,而是经过多层地址分散或通过做市商处理,以降低市场冲击和避免暴露身份。LuBian这笔转移目前只是转到新地址,后续如何处置需要持续观察。如果最终进入交易所或与已知实体交互,可能会暴露更多信息。
总体而言,这类事件混合了市场心理、监管行动和技术操作,需要从链上数据、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综合判断。对于从业者来说,重点关注后续资金流向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