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7 日,交易资讯平台 Kobeissi Letter 指出,过去两年美国投资者的杠杆率几乎翻了一番,与 2020 年疫情之后的增长速度相似。9 月美国投资者又承担了 670 亿美元的保证金债务,总额达到创纪录的 1.13 万亿美元。毋庸置疑,风险偏好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每个人都想参与人工智能革命,美国家庭的股票配置比例已达到创纪录的 52%,这一比例已超过 2000 年 48% 的峰值 4 个百分点,该比例也是 2008 年最低点的两倍,美国人正在涌入股市。
美股的 5 倍杠杆 ETF 刚刚被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 ETF 将涵盖从英伟达到加密货币的所有内容,这意味着如果英伟达一天内下跌 10%,杠杆 ETF 将下跌 50%,风险资产的上涨之路也将更加动荡。
当前市场状况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风险偏好已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美国投资者杠杆率两年内几乎翻倍,保证金债务总额攀升至1.13万亿美元,家庭股票配置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2%,这些数据都超越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这种狂热背后,是市场对人工智能等新兴叙事的高度追逐,以及一种普遍存在的FOMO情绪。
从加密市场的视角看,这种高杠杆驱动的市场繁荣隐含了巨大风险。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放大收益,也同样会加速亏损。5倍杠杆ETF的申请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意味着底层资产10%的单日波动将导致ETF价值腰斩。这种产品在牛市中是加速器,但在市场逆转时,将成为流动性危机的放大器,并可能引发连锁式的去杠杆抛售。
回顾2020年3月的黑天鹅事件,其根源正是美股流动性体系的脆弱性与高杠杆结构在外部冲击下的崩溃。当时,流动性问题从传统市场迅速传染至加密市场,导致比特币等资产出现极端暴跌。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但市场机制和人性弱点往往相似。当前的环境与当时有诸多可比之处:极高的杠杆水平、拥挤的单一方向交易(如AI概念股和加密货币)、以及由叙事驱动的资产价格膨胀。
相关文章也佐证了这一点。例如,2024年3月的一篇分析指出,当英伟达等龙头科技股出现获利了结的回调时,整个以AI情绪主导的风险资产市场都可能受到影响。而2025年上半年的衍生品报告则显示,尽管市场未平仓合约创新高,但杠杆正回归理性,这或许暗示市场参与者自身也在为更高的波动和潜在风险做准备。
对于加密货币市场而言,它如今与传统风险资产的相关性已显著增强,不再是孤立的避风港。比特币被视为“数字黄金”纳入资产配置讨论,但它的价格行为却常常与科技股同步。这意味着,如果美股因高杠杆问题出现大幅回调,加密市场很难独善其身。机构投资者在配置数字资产时,必须将这种联动性纳入风险管理框架。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这种高波动、高相关性的环境中管理风险。贪婪驱动市场创新高,但恐惧会使其崩溃。作为市场参与者,重要的是认识到我们正处在周期的什么位置——极致的风险偏好往往预示着市场顶部区域的临近。保持头寸的流动性,避免使用过高杠杆,并对冲尾部风险,是应对潜在动荡的必要措施。最终,市场总会经历周期,而存活下来的,往往是那些为风暴做好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