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6个主流AI大模型加密交易竞赛实况:DeepSeek收益率稳居榜首

2025-10-20 18:00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0 日,专注于金融市场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nof1 于 18 日开始一项大模型交易测试 Alpha Arena。该测试使用 6 个主流 AI 大模型(GPT-5、Gemini 2.5 Pro、Grok-4、Claude Sonnet 4.5、DeepSeek V3.1、Qwen3 Max),每个模型都在 Hyperliquid 上获得 10,000 美元的真实资金,并具有相同的提示和输入数据。


截至发稿,DeepSeek、Grok、Claude 分别以 40.14%、35.49%、24.54% 收益率位列前三,Gemini 2.5 Pro 则已浮亏 30.46%。

AI 解读
从加密从业者视角来看,这项实验揭示了几个关键点。第一,它试图验证大模型在实时金融环境中的决策能力,尤其是在高波动性的加密市场,这直接关联到AI代理(Agent)在经济行为中的可行性。实验设计相对严谨——统一初始资金、数据输入和交易环境(Hyperliquid),尽量排除非模型因素的干扰,但实际市场中的滑点、流动性差异等未被提及,可能影响结果的可比性。

第二,收益率差异显著(DeepSeek 40.14% 正收益 vs. Gemini 浮亏30.46%),说明不同模型在金融时序数据处理、风险控制和机会捕捉上存在实质性差距。这或许源于模型架构、训练数据分布或强化学习微调策略的不同。例如,DeepSeek和Grok的表现突出,可能与其在数学推理和实时信息整合上的优化有关,而Gemini的亏损可能暴露了过拟合或市场适应性问题。

第三,这类实验的长期意义大于短期排名。加密市场充满黑天鹅事件和周期性波动,短期收益可能受运气因素影响,需持续观察模型在熊市、极端行情下的稳健性。此外,实验未披露具体交易策略(如持仓周期、风险敞口控制),难以判断模型是否依赖高频操作或宏观趋势判断。

从行业趋势看,AI与加密的结合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层测试,但大规模部署仍面临挑战:去中心化环境下的计算成本、模型透明性与可审计性、以及监管合规问题。当前实验仍集中于集中式托管环境,未来需探索如何与ZK-proof等加密技术结合,实现可验证且隐私保护的AI决策。

最后,这类公开竞赛可能加速资本和开发者向表现优异的模型生态聚集,形成马太效应,但同时也需警惕过度依赖AI驱动交易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如模型同质化行为加剧市场波动)。总体而言,这是AI在金融领域落地的一次有价值但初级的尝试,长期需关注其可扩展性和抗脆弱性。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