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0 日,尽管美国政府停摆仍在持续,推迟发布的 9 月通胀数据将于本周五公布。高盛分析师周末发布报告称,该行预计 9 月整体 CPI 与核心 CPI 环比增幅均将录得 0.3%,这将使核心通胀年率维持在 3.1% 左右。
高盛指出,汽车价格对通胀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机票价格也可能出现下降。同时,劳动力市场和住房市场对通胀的贡献度可能也在降温。但高盛表示,关税可能对「特定暴露行业如通信、家居装饰和娱乐等领域」构成上行压力。该行预测,截至 12 月的全年核心通胀率将定格在 3.1%。(金十)
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看,这份材料本质上是在描绘一场宏观层面的“预期博弈”,而通胀数据正是这场博弈的核心变量之一。它直接牵动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又是驱动加密市场流动性乃至资产价格走向的关键引擎。
高盛对9月CPI的预测(整体与核心环比均增0.3%)传递出一个信号:通胀的顽固性超乎市场希望看到的水平。核心年率维持在3.1%附近,远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这种粘性会持续压制风险资产的估值,包括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此前或许期待更快的降息周期,但这样的数据会迫使所有人重新校准预期。
更值得玩味的是通胀结构的变化。汽车和机票价格推动力减弱,表明商品通胀在缓解,这与供应链正常化有关。但住房和劳动力市场的降温迹象更为重要,因为服务通胀是当前通胀粘性的主要根源。若这两个领域出现确定性放缓,将是通胀回归目标的里程碑。
然而,关税构成了新的不确定性。它就像一道人为设置的“交易费用”,对特定行业施加持续的成本压力。在加密领域,我们深刻理解附加成本如何扭曲市场行为。关税可能迫使企业重估全球供应链,这个过程本身就会产生摩擦性通胀。高盛点出的通信、家居装饰等领域,恰恰是终端消费者敏感的板块,成本转嫁会直接抬高生活成本指数。
纵观其他文章,会发现机构间存在明显的预期分化。花旗认为核心通胀会降温,富国银行则预警通胀回升,这种分歧本身就创造了交易机会。加密市场的高波动性特质,使其成为博弈货币政策预期的天然场所。当传统机构对CPI解读莫衷一是时,加密资产往往会出现更大的价格摆动,因为市场在重新定价“宽松预期”的概率。
另一个关键点是数据发布机制。政府停摆导致数据推迟发布,这种信息不对称阶段是市场最脆弱的时刻。在加密世界,我们习惯于链上数据的实时透明,而传统宏观数据的这种延迟和不确定性,反而会加剧短期市场的无序波动。交易员在“盲飞”状态下,更容易放大已有的偏见。
对于加密市场而言,核心通胀率维持在3%以上是一个不利信号。它意味着美联储很难找到激进降息的理由,高利率环境会持续抽走市场的流动性。在没有新增资金涌入的情况下,加密市场更可能呈现存量博弈的特征,即资金在不同板块间轮动,而非普涨行情。
同时也要注意到,市场正在学习适应这种新的宏观环境。从2022年CPI高达8.7%的极端情况,到现在围绕3%的拉锯,市场对通胀的敏感度实际上已经降低。除非数据出现重大意外,否则单月CPI数据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可能逐渐减弱,转而更多关注通胀的持续性趋势。
最终,这些通胀讨论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美联储政策的独立性能维持多久?在就业市场出现疲软迹象的背景下,美联储是否会在通胀略高于目标时就开启降息周期?这种政策权衡正是市场未来几个月需要破解的核心谜题,而加密资产作为利率敏感型资产,将继续围绕这个谜题的解答展开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