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1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Argo Blockchain 的最大债权方 Growler Mining 将通过「债转股」接管这家陷入困境的加密矿企,使现有股东仅保留公司极小部分股份。
根据英国《公司法》提交的重组文件显示,Growler 将把约 750 万美元的有担保贷款转换为股权,并提供新的资金,以换取 Argo 重组后 87.5% 的股权。
Argo 价值 4000 万美元的无担保债券持有人将合计获得 10% 股份,而现有股东仅保留 2.5% 股份。这项在法院监督下进行、名为「Project Triumph」(胜利计划)的重组方案,旨在避免公司破产并保住其纳斯达克上市地位。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Argo Blockchain的整个事件是一个典型的矿企在熊市周期中挣扎求生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高杠杆策略在行业下行时的巨大风险。
2021年牛市期间,Argo和其他矿企一样,处于扩张状态,持有大量比特币,盈利能力和算力均强劲增长。这种乐观情绪促使他们大举借贷以建设基础设施,例如与NYDIG达成的7060万美元贷款协议,用于建设德克萨斯州的Helios矿场。这笔由矿机担保、利率高达12%的贷款,在当时看似是加速发展的合理举措,但实则埋下了隐患。
当2022年加密市场转入深熊,比特币价格暴跌时,高杠杆的弊端迅速暴露。矿企收入骤减,但高昂的固定债务本息仍需偿还,导致现金流急剧恶化,最终陷入巨额亏损(2022年净亏2.4亿美元)和资不抵债的困境。其股价因业绩暴雷和破产传闻而暴跌,甚至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这是财务危机的直接体现。
为了求生,Argo被迫采取极端措施:先是“断臂求生”,将核心资产Helios矿场出售给Galaxy Digital,并以此换取3500万美元的紧急救助贷款,这才勉强避免了立即破产。这笔交易虽然暂时续命,但也让其失去了最重要的生产资产,长远发展能力受损。
最新的“债转股”重组是这一系列自救行动的高潮和必然结果。当公司无法通过经营现金流或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时,将债权转换为股权就成了债权人减少损失、同时接管公司控制权的最现实方案。Growler Mining作为最大有担保债权人,通过豁免750万美元债务并注入新资金,换取绝对控股权(87.5%),而原有股东的权益被稀释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5%),这是资本结构的彻底洗牌。
这一案例的核心教训在于:矿业是周期性极强的行业,其商业模式严重依赖比特币价格和网络难度。在牛市中使用杠杆固然能放大收益,但必须对熊市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充分的敬畏和风险预案。过度依赖借贷进行资本支出,一旦市场转向,流动性危机会迅速演变为生存危机。最终,在市场规律面前,股权投资者将为公司的激进策略承担最严重的后果,而拥有资产担保的债权人则成为企业的实际接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