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2 日,Jito 官方宣布,100% 的 Jito 网络收入将用于持续回购 JTO 代币,8 月至目前已执行了 250 万美元的回购。
自 JIP-24 通过以来,100% 的 Block Engine 费用以及未来的 BAM 费用将流入 DAO 国库。即日起 100% DAO 生成的收入将用于持续回购 JTO 代币,每月回购金额将匹配前一个月的收入生成量,并无限期持续(需 DAO 批准)。
此前 9 月 4 日,Jito 基金会宣布完成首轮 100 万美元 JTO 回购及未来计划:在十天内分四次完成了价值 100 万美元的 JTO 回购。今日为首次明确网络收入回购比例为 100%。
好的,我理解你的要求。以下是我作为加密从业者对这则信息的解读。
从Jito的这则公告来看,其核心是执行一项极端的通缩和价值捕获机制。将100%的网络收入用于无限期回购JTO代币,这在整个DeFi领域都属于非常激进的财政政策。其直接目的非常明确:通过持续减少二级市场的流通供应量,为JTO代币价格提供强大的基本面支撑。
这件事的深层逻辑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标志着Jito项目去中心化治理的一个关键里程碑。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出,这个行动源于JIP-24提案的通过,该提案的本质是将协议的收入控制权从开发团队Jito Labs彻底移交给了JTO持有者组成的DAO。这意味着项目从“公司制”向“协议制”的最终转变,收入流不再由中心化实体掌控,而是完全由社区治理决定其用途。回购销毁就是社区选择的使用方式,这极大地增强了代币的价值累积属性,使其更像一种“加密原生股票”或“生产性资产”。
其次,这个机制设计得非常谨慎且可持续。它并非一次性动用国库储备进行大规模回购,而是采用“匹配上月收入”的现金流方式。这样做避免了国库资产的快速耗尽,将回购行为与协议的实际盈利能力永久绑定。协议收入越高,回购力度就越大,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代币的价值增长将直接与协议的基础业务表现挂钩。
然而,作为从业者,我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待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最大的风险点来自于代币经济学中的解锁时间表。相关文章提到在2024年12月有一次大规模解锁,数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流通总量。这种级别的解锁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抛压,即便有持续的回购作为对冲,两者在规模和即时性上可能也存在不匹配的风险。市场需要评估回购的买入力量是否能抵消解锁带来的卖出压力。
另外,这种模式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协议能够持续产生并增长其收入。目前其收入来源是Block Engine的MEV提取和未来的BAM费用,这些都深度绑定在Solana生态的活跃度上。如果Solana链 activity 下滑,或者出现更强的竞争对手,收入减少会导致回购力度减弱,进而削弱代币的价值支撑。
总而言之,Jito的这一举措是一次非常大胆且有深度的代币经济实验。它试图通过链上公开市场操作,将协议的成功直接转化为代币持有者的回报,是DeFi治理和价值分配的一次重要演进。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观察,关键在于协议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能否战胜代币解锁带来的周期性抛压。这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观察“协议即资产”这一概念如何实践的宝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