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4 日,Binance CEO Richard Teng 发文感谢特朗普特赦:「感谢特朗普总统,CZ 获赦免的喜讯值得我们反思——不仅要反思他的个人历程,更要反思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历程。」
「CZ 对加密货币力量和用户赋能的信念,为如今的诸多成就奠定了基础。在 Binance,我们以全新的使命感继续前行。我们正在谱写新的篇章——专注于通过降低费用、增强信任和全球创新来提升金融的可及性。我们随时准备支持美国及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为大众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便捷的金融未来。」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这件事本质上是一次政治与商业深度交织的典型事件。特朗普对CZ的特赦,表面上是司法行为,但背后反映出加密行业日益增强的政治游说能力和政策博弈的现实。Binance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其创始人的命运与政治决策直接挂钩,这本身就说明了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无法回避与权力结构的互动。
Richard Teng的公开声明强调了“使命感”和“金融可及性”,这种表述试图将Binance重新定位为一个注重合规、推动行业正向发展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CZ此前承认的是反洗钱程序失效,这属于严重的合规漏洞,而特赦直接消解了其法律后果。这对行业传递出一种复杂信号:一方面,头部平台可以通过政治资源重新获得合法性;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弱化从业者对合规严肃性的认知。
从几篇相关文章能看出,Binance早在2025年初就试图通过股权交换、政治游说等方式争取特赦,甚至引发过“股权换特赦”的舆论风波。这种操作虽然常见于商业与政治的传统互动中,但在加密行业尚属早期阶段,可能成为未来巨头应对监管压力的参考范式。
此外,Coinbase被指意图抹黑Binance和WLFI,反映出美国加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从商业层面延伸至政治层面。巨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与用户,而是扩展到对政策风向的影响能力。
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行业的态度显得较为宽松,尤其是对比此前拜登任内的强硬监管立场。这种转变可能促使更多加密企业将资源投入政治游说,甚至直接与特定政治势力绑定。短期看,这为行业争取到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但长期看,也可能让行业陷入政治周期性风险——一旦政治力量更迭,政策倾向可能逆转。
CZ的个人经历与Binance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的特赦无疑会强化其“行业领袖”的叙事,但同时也让Binance的品牌更加依赖个人形象。接下来,Binance能否真正实现“降低费用、增强信任和全球创新”,取决于其能否在合规框架下重构运营模式,而非仅依靠政治庇护。
整体而言,这一事件标志着加密行业从“逃避监管”转向“参与规则制定”的阶段。头部玩家开始主动渗透政治层面,试图影响立法与执法走向。这种趋势会加速行业的制度化,但也可能带来新的中心化风险——即政策资源向少数巨头倾斜,从而削弱去中心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