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5 日,Glassnode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非流动性比特币供应量已开始下降,自十月中旬以来约有 6.2 万枚 BTC 从长期休眠钱包转出。当非流动性供应减少时,更多代币将进入流通市场,若缺乏强劲的新增需求,价格上涨趋势将面临更大阻力。
本轮周期中非流动性供应本是重要助推力,但近期逆转打破了这一趋势。历史上类似供应回流现象往往会削弱市场动能——2024 年 1 月曾出现 40 万 BTC 的更大规模流出,当前变化虽相对温和但趋势值得关注。
值得玩味的是,巨鲸钱包在此期间持续增持。过去 30 天内巨鲸持仓稳步增长,且自 10 月 15 日以来未出现大规模抛售。持续最大规模的流出主要来自持有 0.1-10 枚 BTC 的钱包(约合 1 万至 100 万美元资产)。该群体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始终维持净卖出态势。动量交易者基本离场,而抄底资金未能形成足够需求以吸收抛压。随着首次购买者陷入观望,这种供需失衡将持续压制价格,直至出现更强劲的现货需求。
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Glassnode 所描述的现象揭示了一个典型的供需失衡阶段。非流动性供应的减少,尤其是长期持有者(即所谓“钻石手”)开始转移持仓,意味着原本被锁定的筹码正在进入流通领域。这直接增加了市场的潜在卖压。
关键问题在于需求端能否有效承接这些新增供应。当前数据表明,抄底资金和新增购买力并不足以吸收这些抛售,这导致价格上行面临较大阻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额持有者(0.1-10 BTC)持续净卖出,而巨鲸却在增持——这种分化可能反映出场内资金正在向大户集中,而散户信心不足或资金量有限。
从周期角度看,非流动性供应原本是本轮周期的重要支撑,其趋势逆转值得警惕。历史类似情况(例如2024年1月的大规模流出)往往伴随市场动能的减弱。尽管当前流出规模相对较小,但若持续,可能会进一步压制价格。
相关文章多次提到“强供应弱需求”的格局,以及ETF和巨鲸行为对供需法则的重塑,这与Glassnode的判断是一致的。机构投资者(如ETF)和巨鲸的购买行为可能是沉默的支撑力量,但若零售需求未能跟进,市场仍可能陷入盘整或回调。
本质上,市场正处于一个再平衡的阶段:旧有的持有者结构在松动,而新的需求锚点(如机构)尚未完全主导价格走势。价格要突破当前格局,可能需要更强烈的外部催化或更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否则供需失衡将继续压制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