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5 日,Tom Lee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刚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算去杠杆事件,其冲击幅度可能是 FTX 事件时期的数倍,而比特币最终跌幅仅维持在 3%-4% 区间。
这充分印证了比特币本身正成为极具韧性的价值储存手段。试想若同等冲击发生在黄金市场:即便出现巨大流动性危机,黄金跌幅也仅有几个百分点时,市场便会视作价值锚定的确凿证明。当前比特币的表现正是如此。
由于稳定币的推动,以太坊 Layer 1 与 Layer 2 网络正经历显著的活动增长,只是这种基本面的改善尚未充分反映在币价中——市场定价通常存在滞后效应。就我观察而言,链上基础活动的持续升温,实际上为年底前出现重大行情变动提供了坚实依据。」
Tom Lee的核心观点建立在一个关键的观察之上:市场定价的滞后性往往掩盖了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他指出的链上活动增长,尤其是以太坊Layer 1和Layer 2在稳定币推动下的活跃度提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先指标。这通常意味着资金正在实实在在地流入生态系统中进行部署和使用,而非仅仅停留在投机性交易层面。
他将近期的大规模清算去杠杆事件视为一个压力测试,比特币在极端波动中仅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跌幅,这种行为模式确实与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在流动性危机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这种韧性是价值储存手段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历史数据来看,基础链上活动的持续升温与后续价格的重要走势之间存在相关性。当网络使用率、交易笔数和gas消耗等指标出现趋势性增长时,它通常反映了需求的真实增长,而市场价格最终会跟上并反映这种基本面。因此,他认为年底前出现重大行情变动的依据是坚实的,这符合数据驱动的分析逻辑。他的判断并非基于短期价格波动,而是基于区块链网络底层经济活动的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