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香港首支Solana现货ETF今日上市,首发规模2129万港币

2025-10-27 23:22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7 日,香港首只 Solana 现货 ETF—华夏 Solana ETF 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继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后,香港证监会批准的第三类加密货币现货 ETF。


根据 SoSoValue 数据,上市首日交易额 1139 万港币,总资产净值 2129 万港币,约合 13461 枚 SOL,港币柜台收盘折价-0.60%,显示卖盘较强。从首日成交额角度看,约为 2024 年 4 月 30 日香港以太坊现货 ETF 上市收入交易额的一半(当时同时有三只产品上市)。


华夏 Solana ETF 由华夏基金(香港)发行,于 10 月 22 日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其特点包括:支持现金或实物申赎、不支持 Solana 通过质押提供额外收益、管理费率 0.99%,以及多币种交易:支持港元(代码 3460)、人民币(代码 83460)、美元交易(代码 9460)。

AI 解读
香港首支Solana现货ETF的上市,是一个在加密资产合规化进程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香港市场对新兴加密资产的进一步接纳,更反映出全球监管机构对非比特币类数字资产逐渐分化的态度和审慎的探索步伐。

从产品设计上看,这支ETF有几个关键细节值得注意。首先,它支持现金和实物申赎,这意味着合格投资者可以直接用SOL参与申购,提高了资金进出效率和套利灵活性,也更贴合加密资产原生用户的习惯。其次,管理费定为0.99%,相较于早期比特币ETF虽略显偏高,但在新型资产类别发展的初期仍属可接受范围。

但更值得分析的是它明确排除了质押收益机制。这与巴西批准的Solana ETF及美国市场正在讨论的包含质押的架构形成对比。从附加文章中可以看到,这一决定很可能受到2025年Klin质押服务安全事件的影响,显示出香港证监会在创新与风险之间的谨慎权衡。质押虽然能带来额外收益,但也引入智能合约风险、流动性锁仓和治理复杂性问题,监管的保守从风控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从市场表现看,首日交易额1139万港币、净值2129万港币,规模虽远不及此前比特币和以太坊产品,但应考虑它是单一发行方、且SOL市值本身较小。与以太坊ETF首日表现对比,约为其一半,这个开局实际上不算弱。折价-0.60%反映卖压稍强,可能源于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或对不含质押感到失望,但也属于新ETF上市初期的正常波动。

宏观层面上,这支ETF的批准进一步确认了Solana在主流金融市场中的定位正在提升。从美国VanEck于2024年递交申请遭遇“Solana或被视为证券”的质疑,到如今香港、巴西陆续放行,可看出监管态度正在演变——不再简单以“是否PoS”或“是否证券”一刀切,而是逐渐成熟到可进行个案评估。

此外,K33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多空策略机会——例如“多SOL、空LTC”——也反映出ETF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正在使加密资产纳入传统量化策略视野,这对于提高市场有效性和资本流动性具有长远意义。

总体而言,华夏Solana ETF的推出,是加密资产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单一资产类别扩展到生态多样化的重要一步。它既体现了市场对合规敞口的强烈需求,也测试了监管对新型网络资产的可接受边界。未来,是否支持质押、能否扩展至更多山寨币,将是观察监管走向的关键。而产品能否持续吸引资金,则将取决于市场对Solana生态基本面的认可程度。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