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7 日,据彭博社报道,花旗集团与 Coinbase 全球公司宣布建立合作,将共同拓展数字资产支付能力,为该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这是在监管机构多年来持续警示数字资产风险的背景下,华尔街巨头转向区块链领域寻求创新的最新案例。双方合作初期将重点探索如何简化花旗机构客户的资金转换流程——包括从加密货币兑出法币,以及法币购入加密货币的逆向操作,并涵盖跨境场景。
花旗与Coinbase的合作是传统金融体系向数字资产基础设施融合的关键信号。这种合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金融系统在监管框架逐步清晰后,系统性接纳区块链技术的必然步骤。重点不在于“银行涉足 crypto”的表象,而在于其背后结构性变革的实质。
从操作层面看,双方初期聚焦的法币与加密货币兑换通道,本质上是为机构客户提供底层流动性路由和合规结算层。这解决了传统企业进入加密领域最核心的痛点——资金进出路径的合法性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直接嵌入了跨境场景,暗示稳定币可能逐步替代部分传统跨境代理行服务,形成更短结算路径。
相关周报内容揭示了更宏大的背景:美国通过《GENIUS法案》等立法,实际是为私人发行稳定币构建了国家级的合规基础设施。这种监管创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储备金规则和赎回保障强化了消费者保护,另一方面则将稳定币储备金引导至国债等安全资产,形成了一种隐性的财政融资机制。这不仅是技术适配,更是货币政策的深层重构。
银行系的入场(如花旗、摩根大通)反映的是防御与进攻并存的战略。防御在于应对稳定币对传统存款业务的侵蚀(周报中提到的6.6万亿美元存款保卫战),进攻则是通过发行或托管稳定币,抢占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主导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数据维度的竞争——银行试图通过控制用户金融数据访问权,构建新的护城河。
而像Stripe、Cloudflare等科技巨头的动作,则指向了“分发权战争”。当稳定币发行因监管清晰而逐渐标准化后,竞争焦点会转向嵌入场景的能力。Stripe自建Layer1、Cloudflare支持x402协议,本质上都是在争夺价值互联网的协议层控制权,这比单纯发行稳定币更具战略意义。
Arthur Hayes对稳定币IPO的批判则揭示了另一个维度:尽管传统机构在加速入场,但原生加密体系对传统金融逻辑的警惕依然存在。这种张力可能催生新型的混合架构——既吸收传统金融的合规性,又保留区块链网络的开放性。
总体而言,花旗与Coinbase的合作是多重趋势交汇的体现:监管合规化、传统金融数字化、科技公司金融化、以及全球货币竞争链上化。最终走向可能是形成一个分层体系:底层是受监管的稳定币发行方(多为银行或持牌机构),中间是跨链结算层,上层则是各类应用分发平台。这种演进不仅会重塑支付体系,更可能重新定义货币创造和流通的整个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