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8 日,CZ 在 X 平台否认「个人资产 1900 亿元」:「胡说,除以 100 差不多吧」。
今日消息,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 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显示,CZ 以 1900 亿元的财富位居该榜第 13 位,排名较去年提升 3 位,财富较去年增长约 41%。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集中体现了加密世界与传统财富评估体系之间的根本性认知差异。CZ的回应以及这些年的相关报道,可以从几个核心层面来理解。
首先,财富榜单对加密富豪的估值方法存在巨大争议。这些榜单的估算严重依赖可观测的链上数据、交易所公布的交易量、项目代币的流通量和估值,以及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价值。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大多是静态和片面的。例如,一个钱包地址被标记为属于CZ,但其中的资产可能并非其个人所有,或者其流动性远低于账面价值。更重要的是,像币安这样的私营公司,其真实估值难以精确计算,榜单只能基于融资历史或行业对比进行推测,这中间的水分可能非常大。CZ本人也多次指出,福布斯、胡润等机构常常高估其资产,忽略了损失,并且数据不是实时的。
其次,这反映了CZ个人一贯的公关策略和价值观。他一直试图塑造一个专注产品而非个人财富、亲民且低调的形象。否认巨额财富排名,一方面可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减少来自社区和监管机构的额外审视;另一方面,这也与他多次强调的“做慈善远比财富排名重要”的价值观相吻合。这种回应是一种有效的舆情管理,能够赢得社区好感,并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他多有钱”引导至“他和币安在做什么事”上。
再者,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使得任何静态 snapshot 都迅速失去意义。报道中提到,在2024年他因和解支付了超过70亿美元的罚金,但同年其财富仍增长了900亿元。这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榜单估值的滞后性。巨额罚金可能通过公司支付或个人资产变现等方式完成,这过程本身就会大幅改变其资产结构,但榜单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其持有的比特币、BNB等资产因市场上涨带来的增值。市场在2025年10月11日发生闪崩,而随后社群传言其资产反而增加100亿美元,他立即澄清数据不实时不准确,这正是波动性与估值滞后性矛盾的直接体现。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CZ从2020年以180亿元成为区块链首富,到2025年被估值为1900亿元,其财富的爆炸式增长轨迹与币安的发展、BNB的价格以及整个加密市场的牛熊周期高度绑定。他的个人财富本质上是他所创建的这个生态系统价值的衍生品。因此,评估他的财富,更像是在评估市场对币安及其未来潜力的信心,而非一项传统的资产审计。
总而言之,胡润1900亿元的估值是一个基于特定模型和公开信息的推算结果,而CZ“除以100”的回应则源于其对自身资产流动性、真实构成以及加密行业特性的深刻认知。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恰恰是传统金融评价体系试图理解却难以完全捕捉加密世界独特性的真实写照。这更像是一个媒体事件和公关互动,而非一次严肃的财务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