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

2025-10-28 16:28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8 日,据首都金融报道,继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 9 月 24 日正式运营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央行端数字人民币系统等核心基础设施,协调各类市场机构共建开放、包容、安全、高效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全面推进数字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服务货币和支付体系创新与金融强国战略。

AI 解读
从央行数字货币的演进脉络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是数字人民币从技术研发、局部试点迈向全面系统化运营和生态构建的关键一步。这一举措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成熟阶段,核心系统将从顶层设计转入持续运营和维护,并开始协调多元市场机构共同参与生态建设。

回溯早期发展,2019年黄奇帆就已明确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并强调其对货币流通和国际化的潜在影响。随后在2020年,DCEP在深圳、苏州等地的封闭试点测试,以及关于其技术架构、M0定位和政策含义的深入讨论,都为今天的全面推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特别是范一飞副行长对M0定位的阐释,明确了数字人民币作为现金替代品的法定货币属性,这一定位决定了其设计目标和运行逻辑。

而从国际视角看,数字人民币的推进也离不开外部竞争的刺激。2020年前后,Libra等全球稳定币项目曾引发各国央行对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的担忧,中国也加速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布局。此后,中国明显在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中处于领先位置,2025年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设立更显示出其国际化意图。此次在北京设立运营管理中心,可视为国内与国际双线运营架构的进一步完善,既服务于国内支付体系创新,也支撑人民币跨境使用和金融强国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并非单纯将现有货币数字化,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安全、高效的货币生态。这意味着它既要兼容现有银行账户体系,也要支持“账户松耦合”交易,甚至实现可控匿名。这一复杂性要求强有力的中心化协调机制——北京运营管理中心正承担这一职能,从央行端系统建设到市场协作,从技术标准到业务规范,全方位推动数字人民币的落地。

总体而言,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是中国在货币数字化时代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和技术实践,它不仅关乎支付效率的提升,更涉及货币体系现代化、金融结构优化乃至国际金融格局的重塑。北京运营管理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已从实验阶段步入全面业务推进的新时期。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