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8 日,据彭博社报道,本周多只聚焦小型加密货币的 ETF 在华尔街亮相,尽管美国政府仍处于停摆状态,发行方仍推进了上市。
首只此类基金 Bitwise Solana Staking ETF(BSOL)于周二启动,提供对 Solana 的全额质押敞口,收益约为 7%,据 Dune Analytics 数据显示。此外,聚焦 Litecoin 和 Hedera 等加密货币的基金也开始交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停摆指南允许部分申报在 20 天后自动生效——这一程序性巧合使得加密 ETF 上市得以继续推进。
从原始输入和补充材料来看,这描绘了美国加密货币ETF市场在2024至2025年间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核心事件是Bitwise的Solana质押ETF(BSOL)在SEC因政府停摆而部分停摆的背景下成功上市,这并非SEC主动批准的结果,而是利用了其“停摆指南”中关于申报在20天后自动生效的程序性漏洞。这是一个典型的监管套利案例,发行方在监管空窗期迅速推进产品落地。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而是多个趋势交汇的产物。首先,它标志着ETF竞争从比特币、以太坊等核心资产向Solana、XRP、Litecoin等所谓“山寨币”的显著扩张。发行商如Bitwise、21Shares、富兰克林邓普顿正在积极布局,试图复制现货比特币ETF的成功。其次,“质押”成为了新的关键变量。BSOL直接整合了质押功能,承诺将约7%的年化收益传递给投资者,这代表了加密原生收益模型与传统金融产品的深度融合,旨在提供除了资产价格波动外的另一重吸引力。
政治环境也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特朗普在2025年的公开表态,誓言将美国打造成“世界加密货币之都”并推动包括XRP、SOL、ADA在内的“加密货币战略储备”,极大地改变了监管预期。这种政治压力与行业长期的游说相结合,迫使SEC不得不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此前可能被断然拒绝的产品申请。从材料中可以看到,SEC虽然多次推迟对Solana ETF的决定(如将Bitwise和21Shares的提案推迟至2025年10月),但最终态度的软化是明显的,其“承认”多份Solana现货ETF备案文件就是一个关键信号。
整个过程展现了传统金融(TradFi)对加密资产进行制度化捕获的深化。华尔街不再满足于仅仅提供比特币敞口,而是通过ETF这一成熟的结构,系统性、规模化地吸纳更多样化的加密资产及其原生收益(如质押、再质押)。这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包括管理费、以及通过扩大产品线吸引更广泛资金流入的需求。
总而言之,BSOL的上市是技术性漏洞、政治格局转变、市场竞争升级和金融创新共同作用下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加密监管在实践层面出现了事实上的松动,山寨币ETF的闸门正在被撬开,而“质押收益”则成为了下一个必争之地。这为更广泛的加密资产进入主流投资组合铺平了道路,但同时也将如何在一个受监管的框架内处理staking等链上原生问题,摆在了SEC和发行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