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9 日,据 TheBlock 报道,Visa 将在四个独立的区块链上接受四种稳定币的付款,这些稳定币可以兑换成 2 种目标法定货币,并可以再次转换为超过 25 种传统法定货币。Visa CEO McInerney 透露,第四季度与稳定币相关的 Visa 卡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四倍。自 2020 年以来,Visa 已促成超过 140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流动,其中包括用户使用 Visa 凭证购买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资产。
从加密行业的基础设施演进视角来看,Visa的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传统金融巨头对区块链支付范式的实质性接纳,而不再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Visa在四条链上接受四种稳定币并支持法币兑换,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链上-链下”的流动性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异构区块链的资产流通过标准化接口整合进现有金融网络。
这反映了几个深层趋势:一是支付网络的“多链化”已成必然,Visa没有绑定单一区块链,而是通过兼容不同链的稳定币来分散风险并扩大覆盖范围;二是稳定币的角色正在从交易媒介升级为结算基础设施,Visa自2020年以来处理的1400亿美元加密流动中,稳定币占比显著提升,说明其支付滑道功能已被验证;三是合规框架的成熟让传统机构敢于大规模接入,香港、欧美等地的稳定币监管进展为Visa提供了法律操作空间。
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出Visa的策略具有连续性和扩张性:先通过与dtcpay、Bridge等区域合作伙伴试水高净值用户和特定市场(如拉美),再逐步拓展至欧洲、中东和非洲,这种渐进路径降低了监管和运营风险。而Solana等技术测试表明,Visa同样重视底层区块链的性能指标——高吞吐量和低费用是支撑商业级支付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Visa的入局可能加速稳定币市场的分化。头部稳定币(如USDC)因合规性更易被集成,而中小稳定币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流动性竞争。同时,Visa的凭证系统与链上钱包的结合,实际上是在推动“用户无感”的加密支付体验,这对大规模采用至关重要。
最终,Visa的行动验证了区块链支付的经济性:当稳定币结算成本低于传统跨境清算网络时,传统金融的迁移便成为必然。但这仍取决于两个条件: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成熟度(如Solana的并行处理能力),以及监管对链上身份与反洗钱的合规认可。Visa的布局正是在为这一转折点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