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30 日,CryptoQuant 分析师 Axel 发文表示,从 12 月 1 日起逐步结束量化紧缩政策对风险资产而言略有利好,但美联储对 12 月议息会议的鹰派立场以及昨日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 7 个基点表明,市场并不预期利率会迅速下调。这限制了上涨空间,并有效抑制了风险偏好,将导致比特币价格波动加剧。
从加密市场的宏观视角来看,Axel 的观点触及了一个核心议题:货币政策对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价格行为的深刻影响。他的分析指出,尽管美联储计划逐步缩减量化紧缩,但由于其鹰派立场和短期利率预期的强化,市场并未对快速降息形成共识,这抑制了风险偏好,并可能加剧比特币的波动。
这一判断与 Arthur Hayes 长期以来的论述逻辑高度契合。Hayes 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全球央行流动性——尤其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是驱动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关键宏观变量。他认为,在法币体系持续宽松的背景下,比特币的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价值储存工具。即便短期利率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若市场形成长期流动性注入的预期,比特币最终会吸引资金流入。
同时,相关文章也反映出市场对利率信号的敏感度正在提升。例如,火币成长学院的研报指出,市场对降息概率的高度共识往往推动加密资产价格快速反应;而 QCP 的报告显示,市场甚至会将“缩减量化紧缩”间接解读为降息信号,从而转向看涨期权布局。这种情绪驱动下的价格行为,使得比特币在货币政策转换期常出现高波动行情。
另一方面,Hayes 也警示,政策转向虽带来机会,但也伴随市场结构风险。他提到“DAT 可能出现类 FTX 崩溃”,暗示在宏观利好背景下,加密市场内部杠杆、衍生品交易和机构失效可能放大波动。这与 NewBloc 早年提出的“期货持仓量创新高注意下行风险”一脉相承,都指出市场在预期一致时容易出现挤兑或清算引发的剧烈回调。
因此,综合来看,比特币在货币政策转换期呈现的高波动,不仅是利率预期分歧所致,也反映了其作为新兴资产类别,在传统宏观信号与加密原生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复杂价格发现过程。流动性预期支撑其长期叙事,而短期利率路径和衍生品市场结构则主导其波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