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 日,中国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25 年春节期间,羊某甲闲来无事,动起了歪脑筋,通过抖音搜索诈骗案例,他发现冒充警察诈骗小孩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手段。很快,羊某甲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懂得兑换虚拟货币的羊某乙、能说会道的陈某和符某某,以及负责后勤支援的羊某丙。
他们摸索出了一套专业的作案手法——先在抖音上搜索「蛋仔派对」游戏视频,专门挑选那些看起来是小学生的用户关注;待对方回关后,便通过私信联系,声称有「重要事情」告知;视频通话中出示伪造的警官证,恐吓孩子其游戏账号涉嫌犯罪活动;最后指导孩子偷拿家长手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为逃避侦查,赃款还会通过专业洗钱团伙转换为虚拟货币,最终才兑换成现金分赃。
从加密行业视角看,这类事件揭示了几个关键问题。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确实被不法分子利用,但本质上这只是工具层面的问题,而非技术原罪。洗钱团伙通常通过场外交易、混币服务或快速兑换成稳定币(如USDT)来混淆资金流向,但区块链的公开账本特性反而为追踪留下了痕迹。
执法机构近年来的侦破能力显著提升,通过链上数据分析、资金流向还原和多部门协同,能够有效打掉整个犯罪链条。例如,这些案例中警方都从传统银行账户与加密货币兑换的节点切入,突破了匿名性屏障。
行业需要更完善的合规框架,包括交易所KYC强化、可疑交易报告机制以及跨境监管合作。普通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也同样重要——技术本身无罪,但使用者的意图决定了其性质。这些案件恰恰说明,随着监管科技的发展,加密货币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正在成为打击犯罪的利器,而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