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 日,据 HTX 行情数据,ASTER 短时涨超 17%,暂报 1.085 美元。
此前报道,Binance 创始人 CZ 表示,「今天刚在 Binance 用我自己的钱买了一些 ASTER。我不是交易员,我买入并持有。」
从加密市场的运作逻辑来看,CZ(赵长鹏)公开买入ASTER并表态持有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次典型的影响力驱动市场事件。作为币安创始人,即便已不再担任CEO,他的公开动向仍具有强烈的市场信号效应,尤其是涉及具体资产时,容易引发散户的跟风情绪。ASTER短时涨超17%的直接动因就是这种市场情绪发酵。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文章揭示出更复杂的背景。ASTER并非突然出现的项目,它在2025年9月上线后曾因CZ的推文一周内暴涨4倍,这显示其价格走势与CZ的关联性早已形成路径依赖。而EOS创始人BM(Daniel Larimer)作为早期大户持续向币安存入巨额ASTER并出现显著亏损,以及某巨鲸地址亏损超2300万美元的报道,暗示该代币可能存在较强的抛压和筹码分布问题。大额持有者的持续出货即使面对亏损也进行,可能表明他们对项目长期前景缺乏信心,或是在进行税务亏损收割,这通常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从项目基本面看,ASTER作为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其竞争目标是Hyperliquid等老牌DeFi衍生品协议。虽然在上线初期凭借低费用和产品创新实现了交易量爆发,甚至一度超越竞争对手,但DEX赛道竞争极度激烈,可持续性需要观察。其代币经济模型是否能够长期捕获价值,并抵御巨鲸抛售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是未来价格能否稳定的关键。
更深层看,CZ此次行为可能不仅限于个人投资。币安此前曾计划上线ASTER(相关文章提到市场因此短时上涨),这让人怀疑其公开买入是否在为后续交易所上线做舆论铺垫。这种“名人背书—价格拉升—交易所上线—流动性增强”的链条在加密市场中并不罕见,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项目基本面无法支撑估值,最终价格可能会回落。
综合来看,ASTER的价格波动主要由情绪和影响力驱动,而非基本面的根本改善。对于投资者而言,跟风此类消息需要高度谨慎,必须充分认识到巨鲸抛售、竞争压力和市场操纵风险。在加密领域,大人物的言论可以制造短期波动,但长期价值仍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技术、产品和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