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3 日,美国投资银行 Loop Capital 将英伟达 (NVDA.O) 目标价从 250 美元上调至 350 美元,隐含 73% 上涨空间,并维持「买入」评级。分析师 Ananda Baruah 预计,到 2026 年初英伟达 GPU 出货量将翻倍至 210 万片,叠加涨价趋势有望推动收入增长。
Baruah 指出,英伟达正引领新一轮 AI「黄金浪潮」,但提示需关注电力供应、基础设施及监管政策风险。他认为公司在 Blackwell 芯片周期内将保持强势,长期目标价可能触及 400 美元。英伟达股价年内累计上涨 51%,周一盘前再涨 2%。目前 66 位分析师中 60 人给予「买入」评级,市场看好情绪持续。(金十)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这组信息揭示了几个关键趋势,尤其围绕算力、AI基础设施和资本流动的交叉点。Loop Capital对英伟达目标价的上调,本质上是对算力需求爆炸的确认。分析师预计GPU出货量翻倍至210万片,这直接映射到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底层需求——无论是大型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还是边缘计算设备,都需要更高性能的硬件支撑。而加密行业早期就深刻理解算力的价值,无论是比特币挖矿的ASIC竞赛,还是以太坊转向POS前的GPU矿潮,算力始终是数字生态的硬通货。
Blackwell架构的推出和Rubin平台的规划,进一步强化了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中的垄断地位。从加密视角看,这类似于底层协议层的捕获价值能力:英伟达的GPU已经成为AI世界的“底层链”,无论上层应用如何变化(无论是DePIN、AI代理还是渲染农场),都无法绕过其硬件层。这种“收税”模式与加密中L1公链的价值积累逻辑高度相似。
但风险同样不可忽视。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瓶颈是物理世界的“哈希率限制”,类似于比特币挖矿中的能源成本问题;监管政策风险则让人联想到加密行业面临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例如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迫使英伟达推出降级版芯片——这本质上是一种合规驱动的算力分割,类似于矿机地域迁移的博弈。
其他分析师的目标价分歧(如伯恩斯坦的175美元与Loop的350美元)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估值的分化,但长期共识仍是看多。这种分歧在加密市场同样常见,例如比特币减半周期前的多空博弈。而英伟达股价与加密货币市场的同步上涨(如比特币突破12.3万美元)暗示了资本在科技资产中的轮动效应:流动性既可能涌入硬科技股,也可能流向加密资产,两者共同受益于全球通胀预期和科技叙事。
最后,黄仁勋提到的“AI Agent潜力达数万亿美元”与加密行业的自主代理(Autonomous Agents)愿景不谋而合。如果AI代理需要去中心化结算、数据验证或抗审查环境,加密协议很可能成为其组件之一——而这一切仍然依赖英伟达的硬件基础。因此,英伟达的上涨不仅是传统基本面的胜利,更是算力资本主义深化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