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美联储理事米兰:大量使用稳定币或降低中性利率

2025-11-08 08:10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8 日,美联储理事米兰在一场活动上发表称,稳定币的持续增长可能在未来显著压低「中性利率」。这一变化意味着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也应相应下调,否则将对经济形成收缩性压力。


米兰表示,即便按「相对保守」的预测,稳定币规模扩张也会提升经济中的可贷资金净供给,从而对中性利率形成向下压力。他指出:「如果中性利率下降,政策利率也应该同步降低以维持经济健康运行。如果央行在中性利率下降后仍拒绝降息,就是一种紧缩行为。」


作为特朗普政府任命的联储理事,米兰近期多次呼吁美联储迅速实施连续数次 50 个基点的降息,以使政策利率回到他认为的「更接近中性」的水平。他强调,移民政策调整、关税政策变化等多项因素都在推动中性利率下降,而美联储当前政策利率「远高于中性水平」,对经济施加了「沉重的限制」。


稳定币是一类与主权货币 (通常为美元) 锚定、价值相对稳定的数字货币。根据美国最新立法,稳定币发行人必须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包括美债) 按 1:1 比例进行储备。这意味着随着稳定币规模扩张,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将同步上升。(智通财经)

AI 解读
美联储理事米兰提出的观点触及了现代货币体系与加密金融交叉的核心矛盾。他认为稳定币规模的扩大会增加经济中的可贷资金供给,从而压低中性利率,这一判断建立在稳定币以1:1储备机制锚定法币(尤其是美元)并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基础上。从机制上看,稳定币确实在将传统流动性转化为链上可编程货币的同时,也成为了美债的重要买方,间接强化了美元体系的债务循环。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稳定币—美债”的共生关系是否在重塑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如果稳定币真正达到十万亿级别的规模,它可能不再只是被动的利率接受者,而会成为能够反向影响主权货币政策的金融实体。米兰所担忧的“政策利率滞后于中性利率”问题,本质上是对央行能否及时响应这种新型货币竞争的一种质疑。

Arthur Hayes 多次强调稳定币对美债的支撑作用,甚至称其为“解药”,其实是从市场结构角度印证了米兰的判断。稳定币发行人大量配置短期国债,既为财政提供了需求,也为自己赚取了利差收益——但这笔收益本质上来自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一旦利率持续高企,稳定币通过利差获得的收益会增加,但其储备资产市值可能因利率波动而承压;反之若利率下降,虽然资产价格稳定,但收益可能收缩。这种双重依赖使得稳定币同时成为货币政策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稳定币的崛起可能正在催化两个并行趋势:一是传统金融体系通过稳定币更深入地渗透进加密经济,二是加密原生流动性逐渐获得影响传统利率水位的能力。这种双向流动不再局限于跨境支付或投机交易,而是开始触及主权货币的定价根基——利率。米兰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警示,与其说是反对稳定币,不如说是在呼吁美联储正视这种结构性变革,避免因政策滞后而加剧经济波动。

最终,稳定币是否真的能压低中性利率,既取决于其规模能否突破临界点,也取决于监管框架如何定义其货币属性。如果它仅仅被视为“数字现金”,其影响可能有限;但如果逐渐承担起信用创造功能,就可能真正成为重塑全球流动性格局的力量。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1-07 11:57
2025-11-07 12:59
2025-11-07 19:00
2025-11-07 14:58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