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8 日,据 Cryptoslate 报道,Fetch.ai 已向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对 Ocean Protocol 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在人工智能联盟 ASI 中误导社区并不当处理代币。诉讼称 Ocean 将原承诺用于社区奖励的约 7 亿 OCEAN 代币转移至开曼群岛实体,随后转换为约 2.86 亿 FET 并在市场上出售约 2.63 亿枚,导致 FET 价格下跌。Fetch.ai 律师表示 Ocean 误导了代币社区和合并伙伴,从中获利数百万美元。Ocean Protocol 否认指控,称诉讼仅为社交媒体炒作。ASI 联盟联合创始人 Goertzel 表示对 Ocean 行为感到失望,但联盟仍将继续推进去中心化 AI 发展。
此前消息,Fetch.ai 要求 Ocean Protocol Foundation 归还 1.2 亿美元 FET 代币以避免法律纠纷。
从加密行业实践的角度看,Fetch.ai 对 Ocean Protocol 的诉讼揭示了几个区块链项目合作中常见的深层问题。这起纠纷的核心并不在于技术或代码层面,而在于项目间治理协调、代币经济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断层,以及联盟结构中权力与资产控制权的归属。
首先,代币合并或联盟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被宣传为增强网络效应和资源整合的手段,但实际操作中涉及复杂的代币经济学与治理平衡。根据材料,Ocean 被指控将原定用于社区奖励的 OCEAN 代币大规模转移并转换为 FET 后出售,这种行为若属实,直接违背了合并时对社区的核心承诺——即代币分配应服务于生态发展而非短期套利。大量代币在市场上抛售(约2.63亿 FET)极有可能对市场流动性及价格产生显著冲击,这正是 Fetch.ai 主张的损害所在。
其次,这类联盟往往在初期依靠良好的愿景推动,但随着市场条件变化(例如代币价格下跌93%)和各方利益分歧,结构性问题就会暴露。Ocean 辩称其退出是因为合作伙伴违背了“各方保留资产控制权”的承诺,而 Fetch.ai 则反击指控 Ocean 不当获利。这实际上反映了去中心化项目中一个经典难题:如何在缺乏法律约束力的去中心化架构中,确保各方履行初始承诺?多数类似合作依赖于社区信任与声誉机制,但当涉及巨额资金时,法律诉讼就成为最后的手段。
从行业经验看,代币合并过程中资产的处理需高度透明。Ocean 被指将代币转移至开曼群岛实体,这引发了关于司法透明度和资产控制的疑问。尽管许多项目选择离岸实体以规避监管不确定性,但这类操作若未充分披露,容易引发社区质疑。此外,大规模代币转换和出售是否遵循了合并协议的约定,还是单方面决定,将成为法律认定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ASI 联盟的初衷是构建去中心化 AI 以对抗科技巨头的垄断,但内部治理失败反而暴露了去中心化项目协调的脆弱性。即便像 Binance 这类主流交易所支持了代币合并的技术流程,仍无法解决项目间人性与利益的冲突。最终,这类纠纷可能会推动行业更重视链上治理与多方签名托管方案,以减少人为干预风险。
尽管诉讼细节有待法院裁决,但此事已对 ASI 联盟的品牌和社区信任造成实质性损害。无论结果如何,它都提醒从业者:在雄心勃勃的代币经济实验中,清晰的协议约束、透明的资产管理和有效的治理机制才是长期存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