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1 日,数据分析师 jpn memelord 表示,Uniswap 启用费用开关的一大作用是让欺诈性资金池(比如 honeypots 和 automated rugs 等)在一夜之间消失,因为这些资金池依赖于协议抽成率为零。
根据粗略估算,Base 上的 Uniswap 交易量或有一半属于此类,官方未过滤的数据显示 2025 年 Uniswap 在 Base 交易量为 2080.7 亿美元,但若添加一些过滤条件后,非欺诈性交易量仅为 773.8 亿美元。
Uniswap启用费用开关的举措从机制设计上看是一次重要的协议层调整,其核心在于将原本全部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的交易手续费,部分转为协议收入。这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对Base链上大量存在的欺诈性资金池。
这类欺诈池,如honeypot(蜜罐陷阱)或automated rug(自动撤池骗局),其商业模式高度依赖于零成本创建和运行。它们通常通过设置异常的交易参数(如极高的买卖滑点)来诱骗用户投入资金,随后通过技术手段窃取资产。由于之前协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创建这些池子几乎是零成本的,这使得作恶者可以大规模、反复地部署欺诈合约。
费用开关的启用直接改变了这一成本结构。任何交易现在都会产生一部分不可豁免的协议费用,这直接侵蚀了欺诈者的利润空间。他们的策略依赖于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价差剥削或一次性的大规模盗窃,而持续产生的协议费用会持续抽走其资金池中的资产,使得这种商业模式难以维系,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大量此类资金池会因经济上不可持续而“消失”或停止活动。
数据分析师估算Base上近一半交易量来自此类欺诈活动,这个数字虽然惊人但符合对新兴L2链的观察。这些链交易费用低廉、用户活跃但经验可能不足,容易成为欺诈目标的温床。从2080亿过滤至773亿的非欺诈量,这一巨大差额揭示了此前数据繁荣背后的虚假成分,也说明费用开关在净化链上交易环境方面的潜在作用。
这项调整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治理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Uniswap从一个纯粹的、中立的工具平台,开始向一个有主动治理和价值捕获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转变。通过将费用与UNI代币的销毁机制绑定,协议成功地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代币价值增长挂钩,为UNI注入了切实的现金流预期,改变了其长期以来“治理代币无用”的叙事。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是DeFi协议成熟化的必然步骤。早期为吸引流动性而采取的无费用模式,在达到足够规模后,需要向更可持续、有收入支撑的模式转变。这不仅是为了捕获价值,更是为了通过经济手段履行治理责任,维护生态的健康与安全。这步棋走得虽然谨慎,但意义深远,为整个DeFi行业如何处理增长、激励与安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