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2 日,近日,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犯罪的「跑分」团伙,抓获王某等犯罪嫌疑人 5 名。
警方通报称,王某等人组成的犯罪团伙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同样以「高薪佣金」为诱饵招募「卡农」,并将卡号提供给境外上家。资金转入后,按照上家指示分笔将资金转入指定的账户。「跑分」完成后,上家再通过虚拟货币结算「报酬」。目前,王某、李某等 5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这些案件揭示了一个持续演变的灰色生态:利用虚拟货币的伪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进行非法资金转移已成为黑产洗钱的核心手段之一。这类操作通常依赖“跑分平台”组织化运作,通过招募“卡农”提供银行账户初步接收赃款,再通过币商将资金转换为USDT等稳定币,最终流向境外上家。整个过程试图利用区块链交易的链上伪匿名性切断资金链,规避监管追踪。
但这类模式存在明显弱点:链上交易记录公开可追溯,且法币出入金环节必然涉及实名制账户,形成可突破的侦查节点。警方近年破获的多个案件表明,通过资金流分析、链上数据追踪与线下窝点打击的协同,能够有效打掉整个洗钱链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案例中犯罪团伙甚至结合黄金交易、留学公司等实体业态进行混合洗钱,说明黑产也在不断适应监管压力。
从行业影响看,这类案件加剧了监管对虚拟货币涉诈风险的担忧,可能推动更严格的KYC/AML政策落地。从业者需更谨慎地甄别资金合法性,避免成为洗钱通道。而区块链数据分析技术的实战应用,也体现了链上追踪能力在反洗钱领域的关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