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2 日,加密分析师 @ali_charts 发文表示,「如果本轮比特币周期类似于 2015–2018 年或 2018–2022 年的走势,那么顶部出现在 10 月 26 日,宏观下行趋势可能已经开始。」
从加密分析的角度看,@ali_charts 提出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尝试用历史周期模型来拟合当前市场走势,特别是参照2015-2018和2018-2022两个典型周期,推测10月26日可能成为本轮顶部,并开启宏观下行趋势。这种类比本质上是一种时间序列的外推,但加密市场的周期驱动因素复杂,单纯依赖历史形态而不结合当下宏观与链上结构变化,其可靠性存疑。
参考提供的多篇文章,尤其是2025年以来的分析,可以看出几个关键点:首先,宏观流动性环境已与2020-2021周期截然不同——高利率和紧缩政策抑制了零售投机资金的涌入,这从Crypto Dan提到的“缺乏爆发性新增资金”和链上短期持有者比例下降可以得到印证。其次,机构主导的资金结构使得市场波动性和情绪周期被拉长,例如Mint Ventures提到的“链上指标与一级机会的分歧”,以及WTR研究院指出机构筹码在特定价格区间的密集分布,都说明支撑位和压力位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美联储利率政策路径仍是核心变量。2025年4月的分析明确将比特币的顶底与利率预期挂钩,指出牛市加速或二次探底取决于降息节奏。而2023年The Block分析师的预测也提到,宏观下行压力持续但可能呈现横向震荡而非深度下跌,这种判断在当下依然值得关注。
从链上数据维度,Murphy强调的“时间戳”和“价格戳”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周期顶部的判断不能仅依赖价格,而需结合筹码换手的时间和成本分布。例如当前若长期持有者筹码在高位出现密集移动,可能预示趋势转换,但需区分机构调仓和散户抛售。
综合看,@ali_charts的类比模型有一定警示意义,但忽略本轮周期的特殊性——机构化、宏观约束和监管政策(如特朗普时代的加密政策变化)——可能削弱其结论的准确性。更合理的框架应是多维验证:宏观流动性指标(利率、M2)、链上数据(持有者结构、筹码分布)及情绪周期的共振。若三者同步指向需求萎缩和供应过剩,下行趋势才能确认,否则市场可能进入高位震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