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3 日,美联储博斯蒂克:倾向于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直到我们看到通胀向 2% 目标迈进的明确迹象。关税并未导致严重的通胀飙升,但确实在支撑物价方面发挥了作用。
美联储官员博斯蒂克的表态,以及后续的一系列相关报道,共同勾勒出美联储在2025年所面临的核心困境:在通胀未完全驯服与外部政策不确定性高企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被迫进入一个漫长且高度谨慎的“观望期”。
其核心逻辑在于,美联储的双重使命——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在此环境下出现了复杂的内在冲突。一方面,通胀虽从高位回落,但核心PCE指数等关键指标仍顽固地高于2%的目标。另一方面,由关税政策引发的巨大不确定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需求冲击,它同时从供给侧(推高进口成本)和需求侧(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两个方向扰动经济,这使得美联储难以用单一的利率工具进行应对。
因此,“维持利率不变”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审慎策略。过早降息,可能重新点燃通胀火焰,尤其关税正在持续输入通胀压力;而继续加息,则可能扼杀经济活力,导致本已复杂的局面恶化。这种“等等看”的立场,是等待更多数据来厘清关税等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真实、滞后影响,从而避免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决策。
从多位官员的发言可以看出,美联储内部对此形成了高度共识。他们承认通胀风险偏向上行,降息的门槛因此被设置得极高。市场的降息预期被一再推迟和削减,反映出美联储正将其政策的锚定物从就业数据更多地向通胀数据倾斜。这意味着,在获得通胀将持续回归2%目标的“明确迹象”之前,美联储将保持政策的限制性水平,即使需要以延长按兵不动的时间为代价。
简而言之,这是一场耐心的博弈。美联储在等待一个确定性更高的信号:要么是通胀确凿无疑地走在通往2%的道路上,为其降息打开窗口;要么是经济前景显著恶化,使其不得不优先应对衰退风险。在那一刻到来之前,静观其变就是最有力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