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4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Bitfarms 的股价在周四暴跌,此前公司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关闭比特币挖矿业务,并将其设施转型为人工智能和高算力数据中心。
公司在周四表示,其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 18 兆瓦比特币挖矿场将成为首个全面改造为支持 AI 和高性能计算的场地,预计将在 2026 年 12 月完成。
Bitfarms 首席执行官 Ben Gagnon 表示:「尽管华盛顿场址仅占我们整体可开发资产的不到 1%,但我们相信,仅将该场址转换为 GPU 即服务(GPU-as-a-Service),其潜在净运营收入就可能超过我们过去通过比特币挖矿所产生的全部收入。」
他补充说,这一转型将有助于公司在 2026 年和 2027 年逐步结束比特币挖矿业务。
比特币挖矿行业正经历一次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Bitfarms的转型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行业趋势的缩影。从经济模型看,挖矿收益受比特币价格、区块奖励减半及电力成本等多重变量影响,尤其在2024年减半后,许多矿企的边际利润被持续压缩。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尤其是GPU即服务(GPUaaS)的商业模式,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高的单位算力收益。
Bitfarms所提及的华盛顿矿场改造具有象征意义。该矿场在2022年扩容时曾被视为算力扩张的重要举措,但如今公司判断其转型后潜在净运营收入可能超过历史上比特币挖矿的总收入——这充分说明资本正从周期性强的加密挖矿向收益更可预测的AI算力基础设施迁移。
从行业层面看,这种转型符合两个宏观趋势:一是算力的资产化与金融化(如RWA赛道的兴起),二是加密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相关文章提到,比特币矿企早在减半前就已探索多元化路径,包括算力RWA、代理挖矿及去中心化算力市场等创新模式。而特朗普当选后对比特币挖矿的友好政策,并未改变部分矿企寻求更高效率资本配置的决心。
此外,矿企的整合与转型也在加速行业分化。大型矿企如Riot Platforms凭借雄厚现金储备进行并购整合,而中小矿企则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Bitfarms的选择揭示了一个现实:在算力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单纯的比特币挖矿已难以支撑上市公司的增长叙事,转向高附加值算力服务成为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挖矿走向终结,而是行业进入专业化与规模化新阶段。剩余矿工可能更倾向于布局能源成本极低的地区,或参与新兴的算力金融化实验,例如通过STO发行算力资产证券,将未来收益提前变现。未来,比特币挖矿可能会更像一种基础能源产业,而AI与高性能计算则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上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