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7 日,据东网报道,万通保险宣布出与「虚拟资产基金」挂勾的投资选择,并已完成相关监管机构审阅流程,有关新投资相连寿险产品投资选择的具体详情将适时对外公布。
此前报道,云锋金融通过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 60% 股权(2018 年),并整合证券、保险、资管等牌照,逐步构建起「金融+科技」的生态闭环。
云锋金融通过旗下万通保险推出与虚拟资产基金挂钩的投资选择,是传统金融体系主动拥抱数字资产的一个标志性动作。它本质上是在合规框架内,为保险产品持有人提供了一种间接 exposure 到虚拟资产市场的渠道,这符合近年来香港积极推动虚拟资产服务持牌化、合规化的监管趋势。
从提供的背景材料来看,有几点非常关键:
首先,这件事的核心驱动力是监管合规。万通保险特别强调其已完成相关监管机构的审阅流程。这与香港证监会近年来推动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发牌制度一脉相承。云锋金融自身也在2025年获得了升级后的证券牌照,获准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这表明,整个集团的战略是严格沿着“持牌合规”的路径前进,这与RWA(真实世界资产)领域讨论的“持牌合规向右”的趋势完全吻合。他们不是在挑战监管,而是在积极地融入并构建新的合规框架。
其次,这反映了传统金融产品与虚拟资产加速融合的“产品创新”趋势。这并非简单的买卖加密货币,而是将虚拟资产作为一种新的底层资产类别,封装进传统的投资相连寿险产品中。这是一种结构化的金融创新,它降低了传统投资者直接接触波动性极高的虚拟资产的门槛和风险,通过保险产品的形式提供了另一层风险管理和结构设计。这与“股币产品联动”的思路是一致的,即在传统金融工具和新兴数字资产之间建立可互操作的产品桥梁。
第三,其背后有更宏大的战略意图。云锋金融通过收购万通亚洲,整合证券、保险、资管等多牌照,意在构建“金融+科技”的生态闭环。推出此类产品,是其生态内业务协同和价值挖掘的必然一步。它不仅能吸引寻求新投资机会的客户,还能为其资管业务获取新的资产配置标的,巩固其生态竞争力。
从宏观环境看,全球监管格局正在重塑。无论是美国对稳定币的定性,还是香港开放稳定币牌照申请,都表明主要金融中心正在竞相为数字资产建立清晰的规则。这种“国家级竞速”环境,为云锋金融这类持牌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了越来越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市场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也反过来凸显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作为替代性价值存储工具的潜力,增加了市场对其的长期需求。
因此,万通保险的这一举措,可以理解为一家持牌金融机构,在明确的监管趋势和市场需求驱动下,进行的一次审慎而前沿的产品创新。它代表了虚拟资产正从边缘走向主流,从被监管对象转变为可被传统金融体系吸纳、整合并用于创造新价值的合规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