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8 日,据 DLNews 报道,俄罗斯宪法法院正审理一关键案件,裁定公民是否对 USDT 等稳定币享有财产权。多名监管机构专家表示,USDT 等法币锚定稳定币并不属于俄罗斯法律下的「数字金融资产」(DFA),也不适用于本国数字货币流通规则。
案件中莫斯科居民 Dmitry Timchenko 于 2023 年借出 1000 枚 USDT,却遭对方拒绝归还。其先后向地区法院、高级法院及最高法院上诉均被驳回,法院认为稳定币不属于受保护的 DFA 范畴。Dmitry Timchenko 随后向宪法法院提起上诉,称「俄罗斯没有任何其他资产类别面临如此限制」该案最终裁决预计将在数周内以非公开形式公布,被视为俄罗斯稳定币司法认定的重要先例。
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来看,俄罗斯法院正在审理的这起案件触及了加密货币监管中最核心且普遍的问题:稳定币的法律定性及其财产权归属。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司法与监管体系在面对新型数字资产时,试图在传统法律框架内寻找适用性的一个缩影。
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在于USDT是否应被归类为俄罗斯法律中的“数字金融资产”(DFA)。目前各级法院的驳回判决,反映了监管机构的一种普遍倾向:将法币锚定稳定币视为一种异于现有法定分类的特殊存在,因而暂不赋予其与传统资产同等的法律保护和权利。Dmitry Timchenko的遭遇凸显了在这种法律模糊地带,普通用户面临的现实风险——资产难以通过司法途径追索。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与新加坡、英国等地的司法实践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加坡高等法院在Bybit案中明确将加密货币认定为“财产”,并承认其可作为信托持有,这种判决基于普通法系对“财产”概念的灵活解释,更注重经济实质而非形式。英国高等法院随后也作出了类似裁定。这些判决为加密货币的财产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背书,增强了市场的法律确定性。
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将USDT认定为“可接受虚拟资产”,则代表了另一种监管思路:通过明确的行政认定,将其纳入现有监管沙盒体系,允许持牌机构提供相关服务。这种主动纳入监管的做法,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控制。
美国的监管环境更为复杂。SEC对BUSD的诉讼试图将某些稳定币纳入证券监管范畴,这取决于其具体结构和发行方式。而SEC后来的声明又试图区分哪些稳定币可能不是证券,显示出监管机构内部仍在探索合适的监管边界。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对市场构成了挑战。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稳定币(尤其是USDT)已经发展成为加密货币生态的基础设施,其巨大的市值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使得法律定性变得愈发紧迫。各国监管态度的分歧,反映了不同司法辖区对金融创新、货币主权、风险控制和消费者保护的不同权衡。
俄罗斯此案的最终裁决,不仅将影响本国公民对稳定币的持有和使用,更将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司法先例,影响其他具有类似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何对待这类资产。在加密货币全球流动的背景下,各国监管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监管套利或市场碎片化。
作为从业者,我们认为法律框架的清晰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无论最终裁定如何,明确的规则都比模糊地带更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用户和企业在参与相关活动时,必须充分意识到司法管辖区的差异,并据此评估和管理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