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过是循环
2022-12-03 12:26
行业洞察
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Crypto发展速度过快,价格暴涨短期内吸引了巨量只为赚快钱而来的用户。
原文标题:《 Coming full circle 》
原文作者:Lui Luu
原文编译:Kxp,BlockBeats



  BlockBeats 注:原文标题《Coming full circle》取材自 SBF 宣布 FTX 被 Binance 收购的发文,FTX 正式落幕,加密行业在废墟中重建。


2014 年 Mt. Gox 遭遇了黑客攻击,于是很多人纷纷退出了 Bitcoin 的交易,而我正好在那一年开始了我的区块链之旅。在 Bitcoin 的价格从 1100 美元一路下跌至不足 200 美元之后,人们终于开始寻求去中心化的进一步发展。Mt. Gox 事件对我们的警示在于,中心化系统中的资金安全与订单匹配完全掌握在交易所手中,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该做法。一时间,无论是用户、投资者还是开发者,都无一例外地决定奉行区块链的根本原则,即公开透明、无需信任以及可供验证。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需要问 FTX / 3AC 了


在接下来的 8 年时间中,许多安全和非托管式交易解决方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原子掉期(atomic swap)到专注于 DEX 的 Layer 1(如 BitShares),从 EVM 链上的智能合约 DEX(如我在 2017 年共同创立的 Kyber,以及 Bancor 和 Uniswap)到混合式 DEX(0x、Airswap、dYdX)。正当我们沉浸在后 Mt. Gox 的建设,不断扩展 Crypto 安全与透明交易模式的边界时,谁都没有想到 FTX 会在本月初短短几天内发生崩盘。


当前处境


FTX 的崩盘之所以令人感到震惊,不仅仅是因为它给用户带来的巨额损失(可能超过 80 亿美元),还因为 FTX 一直被认为是业内最安全、最合规的 CEX 之一。此事一出,许多连带问题也纷至沓来:我们本可以采取何种措施提早发现此类事件?我们忽视了哪些预警信号?人们在 Mt. Gox 事件之后对去中心化的建设有了更强的决心,但为何还会发生这种事件?以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Nansen - 11 月 13 日 09:45 GMT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仔细审视一下该领域的其他中心化交易平台,观察他们是否提供了我们所迫切需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其中势必包括 Binance 和 Coinbase。到目前为止,CEX 一直采用托管模式,将用户的资产存放在他们的中心化钱包中。用户对于其资金的保管方式(比如通过储备证明),或交易平台对这些资金的使用方式(如 FTX 向 Alameda 提供客户资产)一直都并不知情。因此,在 FTX 事件之后人们也开始探求新的方案,如非托管式 CEX、仅支持法币的入金/出金 CEX,以及链上资产证明解决方案。考虑到当前熊市中几大中心化交易平台相继崩盘,这一行业内薄弱环节的解决将成为市场复苏的关键一步。


中心化 Stablecoin 是该领域另一大风险因素。表 1 列出了前 5 名 Stablecoin 发行商的概况,其市值总计 1380 亿美元。其中去中心化 Stablecoin DAI 的市值只占 4%,而且其中一半还都是由 USDC 支持的资产。这种局面的问题在于,如果任何一个接触点失效、受到过度监管或脱钩,那么整个 Stablecoin 市场都将出现连锁反应。


表 1: Stablecoin市值概览(来源:Coinmarketcap)



除了中心化的风险外,我们还处于 Crypto 采用率普遍下降的时期。NFT 交易量与高峰期相比降低了 99%,DeFi 的高收益率曾是推动用户离开 CeFi 的主要动因,而如今它也下降到不具备吸引力了。与此同时,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达到了 4.15% 至 4.65%。新产品的创新速度已经放缓,行业内充斥着各类山寨项目,对 Crypto 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最后,尽管我们看到了大量新的 L1 和 L2 项目,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能为用户体验带来怎样的小幅改善。在过去的一年中,最佳的 L1 创新项目节约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并提高了安全性,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用户能遇到真正优质的用例。


原因剖析


在 FTX 崩盘后的一次采访中,SBF 谈到他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为了向外界展示 FTX 的价值观:接受监管、利他主义、风险管理;而实际指导他在 FTX 和 Alameda 进行日常决策的却是另一套价值观:做大做强、获得正向舆论、赚取利益。


我很好奇,为什么像 SBF、Do Kwon 和 Su Zhu 这样的人能在行业内取得如此优越的成绩?我们又是被他们的哪些特质所吸引,决定不再相信 8 年前我们一度认可的后 Mt. Gox 时代价值观?


既然这些创始人已经对 Crypto 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我们现在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反思,以避免未来出现类似的事件。


不仅如此,如今 Crypto 发展速度过快,却没有做好相应的批判性审查,同时也没有搭建好有效的自我监管框架。价格的大幅上涨确实会在短期吸引大量的用户,并带来 Crypto 项目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一些如「登月」这样冲动且不切实际的愿景)。因此,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是因为相信 Crypto 技术或支持区块链的概念而加入进来,相反他们只是为了赚取快钱。不幸的是,很多本应更为成熟的 Crypto 风险投资公司,也急于向新成立的项目投入资金。与 TradFi 不同,这些项目没有完备的尽职调查程序和最佳实践,现金流中充斥着短期投机性资金,因此往往有着较高的风险。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Web3 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难以理解和使用。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设计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背景,还需要以开发者为中心的 UI/UX 系统,二者都是大规模采用的主要障碍。过去,DeFi 的高收益率和 P2E 游戏的激励措施都促使用户主动了解 Web3 知识,但现在的情况已不再如此。未来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重点投资:(i) CEX 的优势功能——入金/出金;(ii) DeFi 应用与钱包接口;以及 (iii) 与已知支付 UI 的整合(例如 Web2 的结账流程)。


未来展望


我们从 Mt. Gox 事件中吸取了很多教训,但 FTX 又将我们带回到了原点。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们建立去中心化金融的愿景已经因此倒退了数年。该领域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这次危机,并重新建立信心。


我们现在的重点应该是打造能够超越 CeFi 的技术平台和用户体验。人们在过去 2-3 年搭建 Web3 的过程中,对于 Web2 一直有着全盘否定的态势。但我相信我们可以从 Web2 中学习到很多经验,如顾客至上、产品管理、数据驱动型决策制定,以及在资助新项目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这也是风险投资公司和早期投资者(包括我们 Kyber Ventures)应该遵循的建议。Web2 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一定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这些经验将会构成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Alex Svanevik 在下面的推文中恰当地总结了这些观点。



此外,FTX 、3 Arrows Capital 和 Celsius 等灾难性事件向我们揭示了「信任但也要验证」这句话的重要性。如果一家 CEX 交易平台不公布他们的储备证明、责任证明,并且不能提供实时的偿付能力信息更新,那我们就应该赶快离开。Vitalk Buterin 对该话题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为偿付能力证明(proof-of-solvency)提出了默克尔树、Plasma 和 validiums 等方案,并建议将客户资产与 CEX 资产分开标记。Binance 对 Buterin 储备证明方案的实施表示支持,其首席执行官评论说:「在我们的行业中,我们不能通过只言片语来获取信任」。


信任的标准已经不可逆转地提高了,而用户也将因此受到更好的保护。相比以前,中心化的项目必须付出 10 余倍的努力来建立用户和投资者的信心。这样一来,团队可能一开始就会选择去中心化的模式,而不是提出一些不具说服力的去中心化「十年规划」。


投资者应秉持开放的态度,认真学习诸如 Token 经济学、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管理员密钥管理以及产品与市场契合等相关知识。毕竟,FTX 凭空铸造 Token,并将其大量出售给内部人士和散户,对于懂行的投资者来说已经算是个危险信号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支持那些认真参与创作的团队。不同于某些庞氏项目或不正当的 Token 交易,他们为整个 Crypto 带来了实质性的创新。Crypto 领域还需要更多如 Gitcoin 这样的开源产品资助平台,从而让共益项目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结语


尽管最近发生的事件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增长和正统地位,但我们仍然能在这一片残败的光景中找到支撑我们继续建设的动力。与上次 Mt. Gox 事件时一样,Crypto 离成为主流还有一定的距离。相较于 Web2 的亿万用户规模,我们在用户增长以及创新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潜力与可能。对于那些目光长远、严谨认真的建设者来说,现在绝对是他们大展身手、避开干扰并最终脱颖而出的大好时机。目前来看,Crypto 与区块链依然是革新我们现有技术栈的唯一手段。十年后,当我们回顾所有这些事件时,会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美好的理想。与此同时,这一愿景也提醒我们应以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合理的预期来重塑整个 Crypto 行业。未来,我们要不断建设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与协议,逐步优化 Web3 用户体验——这种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原文链接
Mt.Gox
FTX
SBF
三箭资本
行业洞察
从现象看到本质,寻求加密真相
相关文章
终点100万美元?比特币的贝塔纳指和数字黄金之争
比特币再一次成为货币体系危机下的避风港。
4小时前
行业洞察
美联储继续加息后,传统市场大V们坐不住了
包括Real Vision创始人在内的传统对冲基金经理仍认为加息将使银行业承受巨大压力,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降息。
11小时前
行业洞察
潜在空投机会?一览lens协议上值得关注的新项目
除了Lenster 、Lenstube、Phaver、Orb以外, Lens 协议上有哪些新项目?
14小时前
行业洞察
热门文章
发Token、买域名,比特币NFT生态都在玩什么?
发Token、买域名,比特币NFT生态都在玩什么?
我们试着在比特币上交易NFT,体验离OpenSea差多少?
我们试着在比特币上交易NFT,体验离OpenSea差多少?
如何提前Approve ARB合约,快人一步?
如何提前Approve ARB合约,快人一步?
FVM上线后,Filecoin生态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
FVM上线后,Filecoin生态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
梳理30个今年需要长期关注的主流项目
梳理30个今年需要长期关注的主流项目
下载 BlockBeats APP
商务联系
商务联系
我要投稿爆料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