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融资2亿美元,DeFi之父AC携Flying Tulip高调回归

2025-09-30 11:12
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稳定币、借贷、现货交易、衍生品、期权、保险都放在一个系统里,Flying Tulip想做一个「一站式 DeFi 平台」。
原文标题:《那个男人回来了!这次要融十亿美金》
原文来源:比推 BitpushNews


当大家都以为 Andre Cronje 已淡出加密圈的时候,这位被称为「DeFi 之父」的传奇人物又回来了。这次他带着一个全新的项目——Flying Tulip,今日宣布完成 2 亿美元融资,并计划开启代币公募(Public Sale)。



更特别的是,这次公募附带一个前所未见的机制:用户可以随时销毁代币、取回本金。这意味着,参与者的下行风险有了「底线保护」,而上行收益依然不设上限。


谁是 Andre Cronje?


如果你在 2020 年经历过 DeFi 夏天,肯定听过他的名字。



Andre Cronje 是 Yearn Finance(YFI)的创始人——一个只靠代码就掀起 DeFi 热潮的传奇开发者。YFI 一度被誉为「最公平的代币」,因为他当时没有预留给自己任何份额。


但在经历数次项目爆红、社区纷争和安全事故后,Cronje 在 2022 年淡出公众视线。直到今天,他带着 Flying Tulip「再出山」。


Flying Tulip 是什么?


小编解读:「Flying Tulip」字面意思是「飞翔的郁金香」。郁金香是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泡沫象征(17 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就是最早的投机泡沫)。


Cronje 把项目取名为 Flying Tulip,有点自嘲也有点宣言的意思:加密世界也许像郁金香,但这次,他要让它真的「飞」起来。换句话说,Flying Tulip 想让过去代表「泡沫」的东西,通过链上机制变得更稳、更真实、更有生命力。


从官方文档来看,Flying Tulip 希望打造一个全链上金融平台,把很多加密用户熟悉的功能——稳定币、借贷、现货交易、衍生品、期权、保险——都放在一个系统里。


简单来说,它想做一个「一站式 DeFi 平台」,让用户可以:


· 存币赚收益;

· 借币做杠杆;

· 做多、做空;

· 甚至通过链上保险对冲风险。


而这些都在一个统一的账户体系里完成,不需要在不同平台间频繁切换。


一个「能退钱」的代币公募


这次最吸引眼球的,是 Flying Tulip 的 「链上赎回权(Onchain Redemption Right)」。



传统上,用户一旦参与代币公募(Public Sale),无论币价涨跌,钱都锁死了。

但 Flying Tulip 提供了一个「程序化赎回」机制——


所有参与者都能随时销毁手中的 $FT 代币,取回自己投入的本金(比如 ETH)。


系统会自动从一个单独的链上储备池中返还资金。这一设计有点像一种链上保险机制,既保证了投资者不会「一亏到底」,又保留了上涨空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官方也提醒这并不是「保证回本」或「存款保险」——储备池的规模有限,赎回权能否执行取决于池内资金是否充足。


资金并非锁死:用收益反哺增长


Cronje 在向投资人展示的路演资料中提到,这种设计看似让资金无法动用,但实际上 Flying Tulip 计划将这笔资金投入到链上收益策略中,比如 Aave、Ethena、Spark 等主流 DeFi 协议。


他们的目标是实现 约 4% 年化收益率。按计划融资上限 10 亿美元计算,每年将能产生 约 4000 万美元 的利息收入。


这笔收益将被用于:


· 支付协议激励;

· 回购 $FT 代币;

· 支持生态增长和市场推广。


Cronje 在投资人材料中这样描述:「我们用循环收益来驱动增长与激励,用永久看跌权保护投资者下行,同时保留代币无限上行的潜力——这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增长飞轮(self-reinforcing growth flywheel)。」


团队没有预留份额


另一大亮点,是 Flying Tulip 团队没有任何初始代币分配。他们的收入全部来自项目的真实收益,用这些收入去市场上回购 $FT 代币,并按照公开计划释放。


换句话说,团队只有在协议真的赚钱、用户真的使用时,才能获得回报。这让团队与投资者站在了同一条船上——项目越受欢迎,他们赚得越多。


资本阵容豪华,目标 10 亿美元融资


Flying Tulip 已经完成 2 亿美元私募融资,投资方包括:


· Brevan Howard Digital

· CoinFund

· DWF Labs

· FalconX

· Hypersphere

· Nascent

· Republic Digital

· Susquehanna Crypto 等。


接下来,他们将在多条链上同时开启公募,目标总融资高达 10 亿美元


总结


Flying Tulip 的出现,让人想起 2020 年那个「代码改变金融」的年代。不同的是,这一次 Andre Cronje 想要做的不只是创新产品,而是让 DeFi 变得更可信、更可持续。在 DeFi 经历熊市洗牌、信任坍塌后的今天,Cronje 的回归或许不仅是一位开发者的复出,也可能是一种信号:一个新的 DeFi 周期,有望被重新点燃。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发展的角度看,Andre Cronje的回归以及Flying Tulip的提出确实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和现实考量。首先,AC作为DeFi领域早期具有影响力的构建者,其动向往往能吸引大量关注和资金,这既源于他过去在Yearn等项目中展现的技术能力,也与他所代表的“公平启动”理念相关。他此次选择以“Flying Tulip”为名,本身就带有对金融史中泡沫隐喻的戏谑与挑战,暗示其试图在投机与实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该项目提出的“可赎回代币”机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它本质上是在代币经济模型中引入了类看跌期权结构,允许参与公募的用户在不满项目发展或市场状况时销毁代币并取回初始资金。这一设计试图降低早期参与者的风险敞口,从而可能吸引更广泛、更谨慎的资金入场。但它并非没有风险——赎回的实现依赖于储备池的资金充足性,而该池的资产又被用于产生收益,这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循环金融模型。其可持续性高度依赖于协议能否稳定产生高于赎回压力的收益。

从团队激励结构看,Flying Tulip延续了AC一贯的“无预挖、无团队分配”风格,强调团队与投资者利益对齐。这种做法在道德上和社区建设上具备优势,但也意味着团队必须依赖协议的实际收入生存,这对项目的商业化能力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该项目融资目标宏大(10亿美元),且已获多家知名机构投资,显示出市场对其叙事和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历史告诉我们,高调融资与豪华背景并不总等同于成功,特别是在DeFi这样高度依赖市场情绪、机制设计和安全性的领域。

AC的回归恰逢DeFi领域经历深调与信任重建的阶段。不少原有协议面临增长瓶颈、激励疲劳和安全性质疑,市场也在寻找下一代的金融范式。Flying Tulip试图打造的一站式全链金融平台,如果成功,或许能重新激发DeFi的创新活力。但它同样面临巨大的执行挑战:包括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多链部署的复杂性、收益策略的市场适应性,以及赎回机制可能带来的挤兑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AC本人曾多次表达对加密世界监管与风险的担忧,甚至提到过“入狱”的可能性。这种背景使他此次的回归显得更加复杂——既可能是一次谨慎重构的尝试,也可能仍隐藏着未被言明的风险。

总体来看,Flying Tulip不应仅被看作一个新产品,而更应被置于DeFi演进史中观察:它是关于风险重构、收益共享和协议可持续性的一次大胆实验。其成败或许将影响下一阶段DeFi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向着更稳健的机制设计迈进,还是再次暴露此类系统内在的脆弱性。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