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Plasma、Falcon后,被寄予厚望「下一代神矿」的USD.AI如何参与?

2025-09-30 14:00
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Framework今年领投了两个稳定币项目,一个是已冲破百亿的Plasma,另一个就是USD.AI。
原文标题:《Plasma、Falcon 之后,USD.AI 会成为下一代神矿吗?》
原文作者:Azuma,Odaily 星球日报


继 Plasma、Falcon 在短时间内接连 TGE,并分别以上百亿美元、数十亿美元的 FDV 开盘之后,资金已开始寻找下一个潜在的高收益「神矿」,而凭借着「AI + 稳定币」、「YZi Labs 投资」、「Plasma 合作伙伴」、「5 亿额度一坑难求」等亮眼标签,USD.AI 已成为了诸多用户心中的头号备选。


AI 与稳定币的结合


USD.AI 的定位为合成型美元稳定币协议,旨在为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领域的物理基础设施提供资金。


8 月 14 日,USD.AI 曾宣布完成 1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Bullish、Dragonfly、Arbitrum 等参投;之后在 8 月 26 日,YZi Labs 又宣布投资 USD.AI,具体金额暂未披露;之后在 8 月 28 日,USD.AI 宣布与 Plasma 达成合作,将成为 Plasma 主网上线首日的初始部署之一。


在 USD.AI 看来,当前新兴人工智能行业的主要渠道仍以传统金融收益型产品为主,例如贷款、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但这一融资形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缺口,因此该协议希望构建一个围绕 AI 周期量身定制的金融层来弥合这一需求差。


具体而言,USD.AI 允许具有融资需求的对象以硬件本身作为贷款抵押物,并将相关风险重组为标准化的可投资标的,并从中赚取收益——简单来说,就是会接受 AI 公司以图形处理器 (GPU) 硬件作为抵押品,并向其发放贷款,再将贷款收益发给存款质押用户。


USD.AI 协议的运转依赖于三种角色——一是存款人(Depositors),用户可通过存款获取稳定币 USDai,继而质押成 sUSDai 以赚取协议收益;二是借款人(Borrowers),通常是无法通过传统融资渠道满足其贷款需求的中小型 AI 公司;三则是策展人(Curators),这个角色相对特殊,其主要负责提供首损资本,赚取相应溢价,并通过代币化方式实现资本与运营主体的风险隔离。


如上文所述,USD.AI 当前提供有两种形式的稳定币产品,一是锚定美元的全额抵押稳定币 USDai(实际上现在有溢价),该稳定币支持随时赎回;二是可分享协议收益的质押版本稳定币 sUSDai(当前质押收益率 13.22%),sUSDai 的价格会随着收益的积累逐步提高,且解除质押有着 30 天的时间限制。


积分计划——IC0、空投二选一


USD.AI 在上线之初便以推出了积分(Allo™)计划,且明确了积分会对应未来的 IC0(FDV 估值 3 亿美元)或空投权益,其潜在的价值预期也是当下该协议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所在。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USD.AI 的积分所对应的权益只能在 IC0 或空投之间二选一——如果你选择利用 USDai 获取积分,对应的是 IC 0 权益(总计分配 70% 代币),需要 KYC 并出资认购;如果你选择利用 sUSDai 获取积分,对应的是空投权益(总计分配 30% 代币),无需 KYC 也无需额度出资。



USD.AI 方面已明确表示,单一地址无法同时获得 IC0 和空投份额,用户的总分配额度将根据最终的积分贡献值,被划定到 IC0 或空投其中一项。如果想两者兼得,必须使用两个独立的钱包来参与积分活动。



如下图所示,用户可通过 USDai 及 sUSDai 获取积分的渠道(含对应收益率及积分倍率)如下图所示,其中左侧 USDai 对应的是 IC0 权益,右侧 sUSDai 对应的是空投权益。



不难发现,无论是 USDai 还是 sUSDai,当前在 Pendle 做 LP 或是买入 YT 都是积分倍率最高的方式(注意 LP 只有 SY 部分会计分),且做 LP 还有着不菲的年化收益(42.21%,36.59%)——不过你现在可千万别脑热直接冲进去了,由于 USD.AI 的铸造上限已满,现在获取 USDai 只能从二级市场溢价买入(大概 1.03 美元),暂时入场磨损过大,不妨等等下一次提高铸造限额。


到底值得挖吗?


在 USD.AI 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围绕着该协议也出现了一些 FUD 声音,市场对于该协议的看法似乎出现了较明显的分裂。


看好的一方会认为,USD.AI 叠加了「稳定币」和「AI」两大热门叙事,抛开基本面不谈也是一个极好的炒作标的;此外 USD.AI 的领投方 Framework 近期战绩极佳(同样也是 Plasma 的领投方),再加之 YZi Labs 所带来的上线 Binance 预期,这进一步拔高了 USD.AI 的想象力天花板;此外 USD.AI 过往几次提高存款上线之后很快被疯抢一空的情况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 Plamsa。


但看衰的一方则认为,USD.AI 所引入的借贷模型尚未经过市场的充分验证,以无法通过传统渠道获得足额融资的 AI 公司作为主要借款方,这其实是个 Debuff,该机制能否长期有效持续仍是个未知数;此外 KOL「加密无畏(@cryptobraveHQ)」还曝出 USD.AI 的团队疑似为曾 Rug 的前 NFT 项目 MetaStreet 的原班人马,可能存在黑历史……



就个人操作而言,我在 8 月下旬 USD.AI 上线后存了些资金在 Pendle USDai LP,但仓位限制在了较小比例,后续考虑会在价格再低一些时换号另买一些 sUSDai YT。


对于仍有意参与 USD.AI 的用户,个人还是比较建议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尽量围绕着 Pendle 进行操作(哪怕只是冲着 LP 本身的基础收益去,APY 也足够理想),但着实不建议当前顶着溢价入场——除非你认为在下一次开放限额前的这段时间内的收益可覆盖近 3% 的磨损。至于是选 USDai 参与 IC0,还是选择 sUSDai 拿空投,这就见仁见智了。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USD.AI 本质上是一个结合了 AI 硬件抵押借贷和收益型稳定币机制的 DeFi 协议,其核心吸引力在于试图解决 AI 初创公司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为加密用户提供高收益机会。它通过将 GPU 等硬件资产引入链上作为抵押物,生成稳定币 USDai,并允许用户通过质押获取收益型代币 sUSDai,从而构建一个针对 AI 行业的金融层。

该协议的设计在机制上有一定创新性,例如引入策展人角色来承担首损风险,并通过代币化实现风险隔离,这类似于传统金融中的结构化产品思路。但问题在于,其借贷模型尚未经过充分验证,尤其是以中小型 AI 公司为主要借款方,这类企业本身因高风险而难以从传统渠道融资,如今却成为链上贷款的底层资产,这可能会带来较高的违约风险和信用不确定性。

从市场情绪看,USD.AI 的热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AI+稳定币”的叙事组合,符合当前市场对热门赛道的追逐;二是其积分计划与 IC0、空投机制的绑定,吸引了大量挖矿资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铸造额度已满,当前参与需从二级市场溢价购买 USDai,导致初始成本较高,磨损约 3%,这会直接影响实际收益。

参考 Plasma 和 Falcon 的表现,此类项目往往在早期因流动性挖矿和代币预期而出现短期价格飙升,但长期价值仍取决于协议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控制能力。USD.AI 的挑战在于能否真正规模化吸引 AI 公司借款并维持稳定的抵押率,而非仅依赖代币激励。

如果考虑参与,更稳妥的方式是等待下一次铸造额度开放或市场价格回落,避免在高溢价时段入场。此外,通过 Pendle 等收益策略平台操作可能更高效,但需注意流动性池的隐性风险。至于选择 IC0 还是空投路径,取决于用户的资金规模、风险偏好和合规需求——IC0 需 KYC 和资金投入,但分配份额更大;空投无需成本但份额有限。建议用分仓策略管理风险,不宜过度暴露。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