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纽交所为何向Polymarket投资20亿美元?

2025-10-08 10:00
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一个不仅能为资产定价,更能为「理解」定价的市场。
原文标题:why the NYSE invested $2B into polymarket
原文作者:binji,Ethereum Foundation 研究员
原文编译:Ismay,BlockBeats


编者按:


10 月 7 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ICE)正接近向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平台 Polymarket 投资 20 亿美元,这不仅可能成为加密领域史上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之一,也标志着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与 Web3 市场形态的深度交汇。


在比特币被企业财库化、稳定币成为全球清算资产的背景下,ICE 的这笔投资指向一个更宏观的命题:市场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如果说过去的金融市场为「资产」定价,那么 Polymarket 代表的,是一个为「信念」与「预期」定价的新秩序。


本文试图解读这场投资背后的逻辑——为何一家掌管 29 万亿美元市值的交易所,会押注一个原生于加密世界、以「预测」为核心的新型市场,以及这意味着全球价格发现体系的下一次范式转移。


以下为原文内容:


支撑 29 万亿美元股票市场的那套基础设施,如今正延伸向更广阔的领域——一个不仅能为资产定价,更能为「理解」定价的市场。


这是有史以来对加密公司最大的一笔私人投资。但它意义更深远:这是一份宣言——宣告市场本身正在演化。


缘起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是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挂牌公司总市值约 29 万亿美元。此次重大动作,表明 NYSE 认为市场的扩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不仅仅在于规模与交易量的增长,更在于「参与者结构」的重塑。


他们看见了一群全新的投资者,他们的交易方式、信息来源和行为逻辑,与传统交易员截然不同。新一代的投资者不再坐在交易桌前,他们生活在互联网上。


在当今经济中,一条推文有时比一份季度财报更能撼动股价。叙事、梗文化、集体情绪,如今都成了价格发现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普通人」通过注意力、讨论与信念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影响市场。


预测市场将「信念」本身转化为可交易资产。它让人们押注他们本就关心的事件——选举、政策、AI 突破、体育、气候——而不是一家他们毫无兴趣的公司的季度业绩。


当市场变得更具关联性,更多人能参与其中。不仅是分析师或对冲基金,而是任何对未来有判断的人——全球经济因而变得更具民主性。


这是一场 解除金融「门槛」的革命。


但故事不止于此


纽交所不仅仅是投资预测市场,更是投资一种全新的「数据形态」。


他们要的,是事件驱动数据(Event-driven Data)。


这是金融基础设施第一次能在价格之外,同时承载概率。Polymarket 的市场能实时生成关于现实事件的赔率:选举、政策决策、宏观经济数据、甚至明星广告——这些都能在它们影响财报之前,提前映射情绪。


根据协议,纽交所母公司 ICE(洲际交易所)将把这套数据流分发到全球,把「信念」与「资本流动」一同送入传输股票与衍生品的管道中。这改变了市场情报的结构:信念变得可度量,反身性变得可建模。


可以想象:


1、宏观交易员会追踪降息概率的变化;


2、股票分析师会将事件赔率叠加到盈利预期;


3、量化团队会用「信念波动」来对冲组合风险。


这是金融史上首个将「注意力」与「价格」相连接的机构级桥梁——一种不仅描述「已发生」,还揭示「可能发生」的金融数据集,正被广泛采用。


为何是 Polymarket,而非其他?


这种新型市场结构带来了新风险:信息失真。当信息传播速度快于验证速度,信任就会坍塌。


而这正是 Polymarket 的核心优势。它不是依赖中心化信任的市场,而是建立在可验证信任之上的开放系统。


预测市场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共同的验证基石——一个所有结果、交易和结算都能被独立验证的场所。问题是:当注意力开始推动资本,谁来保证诚实?


为此,Polymarket 架构于 以太坊的信任层(Trustware),通过 Polygon 实现扩展。以太坊的信任机制确保每一笔交易、每一次结算、每一个市场结果都可被验证,不依赖中心化机构的主观裁量。


下一步是什么


过去一年,Polymarket 的交易量已超过 160 亿美元,月活跃用户超过 25 万。尽管外界认为在选举周期结束后其热度会下滑,但交易量依然坚挺。随着市场深度的增长,平台即将推出更多金融工具:


· 条件事件合约(conditional event contracts)


· 盈利结果市场


· 宏观数据阶梯(macro datapoint ladders)


· 以及更具实验性的治理机制(如 Futarchy,以市场赔率指导决策)


市场形态的演化


通过支持 Polymarket,纽交所事实上承认了「市场形态」本身正在进化。


ICE 帝国的基础是清算、结算与交易所技术。而在 Polymarket 身上,它看到了下一个前沿:


一个 数字原生、社交驱动、开放可验证 的市场体系——却仍然建立在透明、安全、全球可扩展的信任架构上,这与 ICE 一直追求的原则完全契合。


未来的交易所,将为信念、概率与真相定价。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对Polymarket的20亿美元投资,本质上是一次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对新型市场范式的战略性认可。这并非简单的资本注入,而是一次对市场边界、定价机制和信任结构的深度重构。

传统交易所的核心功能是为标准化资产定价,但Polymarket代表的预测市场,是在为“信念”和“预期”定价。这种定价不再依赖于企业财报或宏观经济指标,而是直接捕捉群体情绪、叙事传播和事件概率。当一条推文能撼动股价,当梗文化能影响市场情绪,传统的价格发现机制显然已经不足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波动性。Polymarket通过将抽象信念转化为可交易合约,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实时、全球化的注意力经济市场。

更重要的是,这种市场形态的演化背后,是参与者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新一代投资者生活在互联网上,他们的决策逻辑是社群驱动、叙事优先的。他们不依赖传统分析师报告,而是通过社交媒体、 meme 和集体讨论形成共识。纽交所投资Polymarket,实质上是在接纳这群新型参与者,并将他们的行为数据纳入金融基础设施的考量范畴。

此次投资的另一层意义在于数据形态的升级。Polymarket生成的不是传统金融数据,而是事件驱动的概率数据——降息概率、选举结果、政策变动的实时赔率。这种数据具有前瞻性,能够在事件发生前映射市场情绪,为量化交易、风险对冲和宏观策略提供全新的输入变量。ICE将这些数据流整合进现有金融管道,相当于在传统价格体系之上叠加了一层“概率层”,这将深刻改变市场情报的结构。

但预测市场的核心挑战始终是信任与验证。信息失真和操纵风险在高速传播的环境中会被放大。Polymarket的优势在于其基于以太坊的可验证架构——每一笔交易、每一个结果都通过智能合约执行和结算,无需依赖中心化机构的裁量。这种“可验证信任”是传统金融系统难以提供的,也是ICE此类机构真正看中的基础设施升级。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次投资标志着金融市场正在从“为资产定价”转向“为真相定价”。未来的交易所可能不再仅仅交易股票或衍生品,而是交易概率、信念和集体 intelligence。Polymarket只是这个范式转移的起点,后续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基于事件、数据点甚至治理决策的市场结构。

然而,这一趋势也伴随监管和伦理挑战——FBI的调查已经显示出传统权力结构对这类新型市场的警惕。但无论如何,纽交所的押注已经证明:市场形态的进化不可逆转,而下一个十年的金融基础设施,必将建立在透明度、可验证性和社会共识的交叉点上。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