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单日涨超8倍,PING会再次掀起「铭文热潮」吗?

2025-10-24 16:14
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x402 叙事的爆发是一定的, $PING 只是吹响了冲锋号。」
原文作者:Haotian,加密研究员


律动注:近两天,最大的金狗或许就是 Base 上的 $PING 了。它通过 x402 协议发行的第一枚代币。x402 是由 Coinbase 开发的一种开放支付协议,它使 AI agents 能够自主完成交易。其铸造流程,让人想起了 2 年前的铭文。关于更多 PING 和 x402 协议的介绍,可参阅:《像铭文的 30 倍大金狗,x402 协议是什么?》


目前,PING 市值已突破 3000 万美元,24 小时涨超 8 倍,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第二次「铭文热潮」的期待。加密研究员 Haotian 也对此次热潮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以下为原文内容:

大家都说 $PING 的出现很像 2023 年的 BTC 铭文热潮,为什么像?像在哪里?会向铭文市场一样演化发展吗?先说答案:会。好,以下阐述具体逻辑:


1. 为什么像?核心在于链上合法数据+链下解释权。


铭文的运作逻辑是:用户向 BTC 主网发送交易并占有特定的 UTXO,但 BTC 主网并没有决断哪笔交易有效的能力,而 Ordinals 协议就是那个判断铭文是否有效的 indexer 索引器。它作为第三方裁判,扫描链上所有交易,按照自己定义的规则,比如「First is First」来认定哪些是有效真铭文。


PING 的运作逻辑,也几乎是同样的配方:用户在 Base 链上发送 USDC 到特定地址,地址由 x402scan 动态返回,相当于用户向 x402 协议发出了一笔「支付请求」,但 Base 链和 x402 协议本身并不知道这是在"mint $PING,在它们眼里,这只是一笔普通的 ERC20 转账。


真正赋予这笔交易「mint 意义」的是 x402scan 这个 indexer:它扫描 Base 链上所有发往特定地址的 USDC 转账,按照自己定义的规则(1 USDC = 5000 $PING),认定哪些交易是「有效 mint」,然后在链下数据库记录并通过合约分发代币。


2. 像在哪里


铭文刚出来时候,遭到了 Bitcoin Core 团队的抵制,因为它的存在除了让 BTC 主网上堆满大量粉尘交易,没任何价值。显然,顺着这个思路,$PING 的存在逻辑也类似,但和 BTC 主网一样,x402 协议作为开放标准,即便不讨喜短期看也无能为力。


原理很简单,大家打铭文的资产好歹还是存在了 BTC 主网上,铭文没了炒作意义,释放一下还能返回一部分 BTC,但大家 Mint 的 PING,其实都到了 x402scan 指定的 treasury 钱包内,团队一边众筹,一边发币,真正的 x402 协议前后都只是被「白嫖」了一番。


先别着急怼我,这样的行为我前文说了是一次「冲锋号」行动,对于曝光传播 x402 赛道的价值大有裨益。等于强行为 x402 协议制造使用场景,且效果立竿见影,也算是一次对 x402 协议的压力测试,无疑是一次「x402 叙事的奇点」,会催生一系列改进和生态繁荣可能。

3. 会向铭文市场一样演化吗?


会,前边说了,PING 的存在意义实际上是 x402scan 这个 indexer。但显然它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资产托管在自身中心化实体名下,违背了 x402 协议为 AI Agent 开通的支付通道的初衷,不一定能和其他 x402 协议进行无缝兼容,甚至没有统一的铸造、转账、销毁等操作规范。


所以,顺着 BRC20-ARC20-SRC20-Runes 演进的逻辑,相信还会有很多自称更「正统」的新「铭文」出现。


比如改进托管方式,改变发交易 mint 的形式,获得原生协议支持等等思路等等。夸张点说,中间即便出现 x402scan 协议跑路,Treasury 卷款走等已经阻挡不住这波风刮起来了,潘多拉的魔盒已经开启!


以上。


还是重申一个观点,x402 叙事的爆发是一定的,$PING 只是吹响了冲锋号,后续市场如何演化可能也很多很多,以上分享权当认知逻辑,不做任何投资建议,但大可不必焦虑,接下来该凑的热闹值得凑凑!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技术架构和生态演化的角度看,$PING 与 BTC 铭文确实共享一套相似的底层逻辑:链上数据承载价值,链下索引器(indexer)定义规则并赋予意义。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将共识从链上协议层部分剥离,转而依赖外部解释器来实现特定功能或资产的定义。在比特币铭文中,Ordinals 协议通过解析特定格式的交易数据,“认定”某笔交易构成了一段有效铭文;而 $PING 的机制中,x402scan 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它扫描 Base 链上的 USDC 转账并依据自定义规则(如 1 USDC = 5000 $PING)判定哪些交易属于有效的 Mint 行为。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低门槛——它无需修改底层协议或获得链上原生支持,即可快速实验新资产范式,但也带来了中心化风险和兼容性问题。例如,索引器的规则更新、停机或作恶可能直接影响用户资产的认定和流转。正如比特币核心开发者曾批评铭文滥用区块空间,$PING 的机制也可能被质疑是否真正符合 x402 协议为 AI Agent 提供开放支付通道的初衷,尤其是当资金流向由单一实体控制的 Treasury 地址时。

生态演化路径上,$PING 很可能重复铭文市场的发展轨迹:初期由单一索引器主导,随后涌现多个竞争性标准(如 BRC-20 到 ARC-20、Runes 的演进),试图在托管方式、规则透明性、协议原生性等方面进行优化。这种竞争会推动技术迭代,但也可能造成生态碎片化。值得注意的是,索引器模式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即使早期项目出现失败或争议,也很难阻挡市场对同类模式的探索热情。

最终,这类模式的长期价值取决于能否从“链下共识”过渡到“链上可验证”,或通过去中心化索引网络、协议层标准化等方式降低信任成本。x402 生态若想避免重蹈铭文初期的高摩擦和混乱,需在技术规范、资产互操作性及社区治理上尽快形成共识。而 $PING 的作用更像是一剂催化剂,通过市场关注倒逼基础设施和标准成熟,但其本身未必是终极解决方案。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