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Coinbase反洗钱改革提案:创新与合规的平衡术

2025-11-10 12:51
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Coinbase 提案呼吁美国改革过时的反洗钱法规,主张以 AI、区块链分析等技术创新取代僵化监管。
原文标题:《Coinbase 反洗钱改革提案:创新与合规的平衡术》
原文来源:香港反洗钱联盟 HKAML


近日,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 Coinbase 向美国财政部提交了一份长达 30 页的政策建议书,呼吁对沿用数十年的反洗钱(AML)法规进行彻底改革。其核心论点——「当坏人创新时,好人也必须创新」——迅速在加密货币行业内外引发广泛讨论。Coinbase 主张,面对日益复杂的数字资产犯罪,应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而非简单的强化执法。作为长期致力于维护金融系统纯洁性的机构,香港反洗钱联盟认为,Coinbase 的提案触及了全球反洗钱体系的核心议题:如何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确保监管框架的稳固与有效,防止风险敞口扩大。



我们承认,技术是反洗钱斗争中不可或缺的盟友。然而,在拥抱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审慎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警惕任何以「创新」为名削弱核心监管原则的企图。本文将从监管专业角度,深度剖析 Coinbase 提案的合理性与潜在风险,并结合香港在全球虚拟资产监管中的实践经验,探讨未来数字资产反洗钱的平衡之道。


创新的双刃剑:Coinbase 提案的核心诉求与潜在风险


Coinbase 的提案主要围绕四大技术创新展开:应用编程接口(API)、人工智能(AI)、去中心化身份(DiD)与零知识证明(ZKP),以及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分析(KYT)。其核心诉求是为采用这些创新技术的金融机构设立「监管安全港」(Regulatory Safe Harbors),以减轻其合规负担并鼓励技术应用。


Coinbase 在其回应文件中明确指出:「早已过去了一个人走进银行出示身份证件开户的时代……要求企业在线收集身份证件副本,不仅带来巨大身份盗窃风险,还需要大量合规资源。」[1]


这一观点反映了数字时代金融服务的现实。然而,「安全港」的设立必须建立在极其审慎和明确的条件之上。如果标准过于宽松,可能导致以下风险:



香港经验:在审慎监管中引领创新


在全球虚拟资产监管的浪潮中,香港选择了一条审慎而前瞻的道路。自 2023 年 6 月 1 日起,香港正式实施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强制发牌制度,将所有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纳入证监会(SFC)的全面监管之下。这一框架并未因追求创新而牺牲监管的确定性和严格性,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与 Coinbase 寻求「安全港」的思路不同,香港的监管哲学是「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这意味着,无论 VASP 采用何种创新技术,其核心的 AML/CFT 义务——包括客户尽职调查(CDD)、持续交易监控、可疑交易报告(STR)以及遵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转账规则」(Travel Rule)——都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香港证监会在其监管框架中明确指出,VASP 在采用新技术时,必须向监管机构证明其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合规性,并建立健全的治理和监督机制。例如,在使用 AI 进行交易监控时,平台必须能够向监管机构解释其算法的逻辑、验证其有效性,并对最终的决策承担责任。这种方式并非抑制创新,而是引导创新在负责任的轨道上发展。


结论:迈向负责任的创新之路


Coinbase 的提案为全球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面对技术日新月异的数字资产领域,固守陈规确实可能导致监管失效。我们支持通过技术提升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然而,反洗钱的核心原则——了解你的客户(KYC)、评估风险、监控行为——绝不能因技术的外衣而动摇。


我们呼吁,任何关于反洗钱体系的改革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技术中立,风险为本:监管应聚焦于金融活动本身的风险,而非其实现的技术形式。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加密平台,都应受到与其风险水平相称的监管。


2. 明确责任,而非依赖「安全港」:金融机构应始终是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第一责任人。监管机构可以提供指引,但不应设立模糊的「安全港」来免除或减轻机构的核心责任。


3. 加强国际合作,填补监管洼地:正如 Coinbase 所指出的,不合规的离岸实体是巨大风险源。各国监管机构应在 FATF 等国际组织的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洗钱活动。


香港反洗钱联盟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数字资产监管的最新动态,并与业界及监管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建立一个既能拥抱创新、又能有效防范风险的健康金融生态。我们相信,只有在创新与合规的审慎平衡中,数字资产行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Coinbase. (2025, October 17). Response to Treasury RFC onInnovative Methods to Detect Illicit Activity Involving Digital Assets.https://assets.ctfassets.net/sygt3q11s4a9/2JiDDSZgdu1zwNlwkLgE24/12b9465b1b96198a702288555713dbd3/Coinbase_Response_to_Treasury_RFC_on_Innovative_Methods_To_Detect_Illicit_Activity_Involving_Digital_Assets__1_.pdf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观点。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Coinbase的这份提案触及了当前数字资产监管中最核心的矛盾点: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基于人工和纸张流程的反洗钱体系确实显得笨重且低效。他们提出用API、AI、去中心化身份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来重构合规基础设施,从技术角度看是符合行业演进方向的。尤其是零知识证明,它能够在验证交易合规性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这其实是技术上的一个突破。

但问题在于,监管的逻辑和技术创新的逻辑并不完全同频。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因此它们对“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会天然保持谨慎。Coinbase提议的“监管安全港”本质上是希望为采用新技术的机构提供一定限度的责任豁免,从而鼓励实验。这种思路在硅谷是常见的创新推进策略,但在金融监管领域却可能打开风险口子。

香港的回应实际上代表了许多成熟金融中心的看法:技术可以变,但核心的合规责任——比如客户尽职调查、交易监控和可疑活动报告——不能因为技术形式的变化而削弱。这背后其实是“功能监管”的理念:无论你用什么技术手段,只要从事的是同类金融业务,就应当承担同等的合规义务。香港VASP牌照制度强调的“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Coinbase提到的几项技术中,AI驱动的交易监控和区块链分析工具(KYT)已经相对成熟,许多交易所也在使用。但去中心化身份和零知识证明的大规模合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尤其是在需要与现有金融体系互操作的情况下。监管机构担心的是,如果过早给予“安全港”,可能会让一些实际上不够成熟的技术被滥用,或者让机构以创新之名行规避监管之实。

另一个关键点是国际协调。美国、香港、欧盟等主要司法管辖区在反洗钱标准上虽然都遵循FATF的框架,但在具体执行和技术采纳上存在差异。如果美国单独为某些技术开设“安全港”,而其他地区没有跟进,就可能造成监管套利,导致资金流向标准更宽松的地区。这正是香港反洗钱联盟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填补监管洼地”的原因。

总的来说,Coinbase的提案有价值,它指出了现有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技术方案。但监管机构可能会更倾向于逐步吸收这些技术,而不是直接提供责任豁免。未来更可能的路径是:监管机构会要求金融机构在采用新技术时证明其等效性甚至优越性,通过“监管沙盒”等机制进行试点,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广。这条路更慢,但更稳健。

最终,数字资产的合规之路必然是一场持续的拉锯战,需要在技术创新和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Coinbase的提案是这场对话的重要一环,但它不会立刻改变游戏规则。监管机构会更倾向于“证明给我看”而非“相信我”。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