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Coinbase向全美散户开放「打新」,能为市场引来新活水吗?

2025-11-11 11:37
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Coinbase 设计思路更接近传统金融市场的「IPO + 配售 + 锁仓」流程。
原文标题:《Coinbase 向全美散户开放「打新」,能为市场引来新活水吗?》
原文作者:Seed.eth,比推 BitpushNews


过去几年,加密货币一级市场的「打新」场景始终游走于监管灰区。自 2018 年后,美国用户几乎被完全排除在代币首发环节之外。然而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在斥资 3.75 亿美元收购链上募资平台 Echo 不到一个月后,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再迈出关键一步。隔夜,其官方代币销售平台正式官宣,为美国散户重新打开了合规参与代币首发的大门。



Coinbase 打新:一场结构性转变


1. 从抢购到算法分配:提升散户参与公平性


以往主流平台(如 Binance Launchpad、OKX Jumpstart)大多采取「抽签」或「先到先得」机制,项目方更倾向吸引大户参与,普通用户能否中签常常靠运气。


Coinbase 推出的平台采用「算法分配」机制,优先满足小额用户的申购,逐步向高额度扩展。这种设计降低了资金门槛,也抑制了高频套利者的空间,使散户有更真实的参与机会。


2. 锁仓与反套利机制:鼓励长期参与,避免上市即抛


Coinbase 对项目方设定强制锁仓期——发行后的六个月内,项目方及其关联实体不得进行场外交易或出售代币。同时,平台引入对用户行为的激励约束:如果用户在代币上市后 30 天内出售所获代币,未来将被系统自动降配。


3. 信息披露标准化:知情决策,而非盲目跟风


在 Coinbase 平台,项目方必须披露详细资料,包括代币经济模型、资金用途、团队背景、发展路线图及潜在风险。这种披露标准明显高于目前多数交易所 Launchpad 的信息深度。


虽然其他平台也要求一定披露,但多数侧重于营销材料与基础数据,而 Coinbase 强制标准化,力图对标 IPO 市场的招股说明书。这有助于投资者真正理解他们参与的是怎样的项目,而不是仅凭「社群热度」或「FOMO 情绪」下注。


4. 去平台币参与机制:去中心化套利诱因,回归价值判断


目前大多数交易所的打新需持仓平台币(如 BNB、OKB),用户为获得参与资格常被迫购入平台生态资产,从而加剧平台币价格波动并放大风险。


Coinbase 打破这一「代币经济模型依赖」:不要求用户锁仓任何平台币,参与仅需 USDC,并且全程无手续费。平台收入来自项目方支付的固定比例服务费。这种机制让「打新」回归本质——选项目,而不是炒平台。


打新首秀:Monad 是否值得参与?


Coinbase 代币销售平台的首个项目是 Monad($MON),这是一条正在开发中的高性能公链,主打并行计算、极高的交易吞吐能力,并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完全兼容。Monad 背后拥有 Jump Trading、Placeholder、Lattice、Dragonfly 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此次公募价格定为 $0.025,相较于此前预市场交易价约 $0.06 有较大折价,市场预期价格将有 2–3 倍的短期上行空间,尤其在 Coinbase 首发的光环之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onad 此次仅释放总供应量的 7.5%,估值约为 25 亿美元,在同类尚未主网上线的 L1 项目中偏高。而生态尚未启动,开发进度较早期,未来表现仍具有不确定性。


此外,Coinbase 采用的算法分配机制会优先分配小额申请,因此即便中签,个人用户的获配额度通常较小,实际投资机会有限。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Monad 是一个有潜力的项目,但并不等同于「稳赚」。如果参与,建议控制申购金额,以中长期眼光看待项目发展,同时关注其主网上线后的生态建设情况。


CEX 疯狂内卷的时代


Coinbase 的最新动作,并非孤例。事实上,近年来多数主流交易所都在「代币发射」这条赛道上不断加码,从项目筛选、融资设计,到交易上线、生态支持,逐步构建起「发射闭环」。我们常听到的 Binance Launchpad、OKX Jumpstart、Bybit IDO 等,都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这种从「交易撮合平台」向「一级市场全链条服务商」的演变,既是交易所自身业务扩展的结果,也反映出加密行业正逐渐步入一个更具结构化与标准化的时期。


下面是几家头部交易所的对比情况:



可以看出,Coinbase 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设计思路更接近传统金融市场的「IPO + 配售 + 锁仓」流程,试图引导整个代币发行生态从以往的「爆炒逻辑」向「制度建设」过渡。


Coinbase 并不是在复刻 Binance 的成功,而是在另辟蹊径,建设一个更适合合规用户、面向长期投资者的新型代币发行路径。这种模式的本质在于:用标准化流程与风控制度,为加密资产注入稳定性与可预测性。


而对于整个加密行业来说,Coinbase 的发行平台不仅有助于恢复散户参与的信心,更可能成为未来优质项目进入市场的「正门」,减少绕过监管的灰色路径,为一级市场建立新的信任基础。


制度化的加密一级市场,能从这里跑出来吗?


目前的行业急需爆款项目,也需要一套让普通人可以公平参与、合法参与的发行系统。Coinbase,可能正在为此开辟一条新路。


与其说这是一场「打新创新」,不如说是 Coinbase 在提出一个问题:Web3 的早期融资机制,是否能有比炒作更有序、比抽签更公平、比盲投更理性的替代?它未必会马上成功,但至少开了一个口子。在未来这个口子是否能成为通往主流合规用户、优质项目的入口,还需时间来回答。


不过,盛宴开启之前,我们或许该先泼一杯冷水:这个早已不缺新币的市场,真的能靠又一个发射平台来拯救吗?Coinbase 重构了发行的规则,但或许,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为一个饱和的市场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新资产。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Coinbase推出面向全美散户的代币销售平台,本质上是试图在合规框架下重构加密资产一级市场的发行与分配机制。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解决几个长期存在的行业痛点:散户参与门槛高、信息不对称、短期投机盛行以及监管模糊性。

从机制设计上看,Coinbase的“算法分配”模式有意削弱大户优势,通过优先满足小额申购来提升公平性,这与其他交易所依赖平台币持仓或抢购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强制锁仓期和反短期抛售机制旨在抑制上市即砸盘的行为,引导用户转向长期价值判断而非套利博弈。信息披露标准的提升也值得注意——它试图将传统金融中IPO的尽职调查框架引入加密领域,减少投资者因FOMO情绪盲目跟风的风险。

Monad作为首个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具备知名机构背书和技术叙事,但估值偏高且生态尚未验证,反映出平台在项目筛选上平衡热度与风险的尝试。不过,散户实际能分配的额度有限,短期收益可能被稀释,这提醒参与者需更关注项目基本面和长期发展。

更深层看,Coinbase此举是交易所业务向一级市场链条延伸的必然结果。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交易撮合转向资产发行、生态扶持的全周期服务,而合规化是打通传统资金入口的关键。但挑战依然存在:市场是否急需又一个代币发射平台?优质资产的稀缺性可能比发行渠道更值得担忧。此外,美国监管环境虽允许探索,但SEC对代币是否属证券的认定标准仍未明朗,平台需持续平衡创新与合规风险。

最终,Coinbase的努力可能为行业提供一个更结构化的发行范本,但其成功取决于能否持续引入高质量项目,并真正改变散户以往“陪跑”的处境。这不仅是技术或产品创新,更是一场对加密融资文化的重塑——从炒作驱动转向价值发现。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