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2025隐私自救指南:如何保证链上资产安全?

2025-11-28 20:00
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10个最实用的技巧,包括不重复使用地址、分离钱包身份、避免 KYC 交易平台、使用 Monero、CoinJoin、隐私 L2、VPN、独立浏览器配置、硬件钱包等。
原文标题:Staying Private in Crypto & Web3: Simple, Practical Tips That Actually Work
原文作者:Vladimir S. | Officer's Notes,Threat Researcher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最初,加密货币的诞生是为了追求隐私与自由,但如今一切都被追踪、关联并出售。区块链是永久公开的账本,交易平台要求提供身份信息(KYC),分析公司通过将你的钱包与真实身份关联赚取数百万利润。


好消息是,只要有意识地采取措施,你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隐私。你不需要完全变成「戴锡纸帽」的极端隐私主义者,只需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以下是 2025 年真正有效的隐私保护技巧:


1. 停止重复使用钱包地址


每次使用同一个地址接收资金时,你实际上是向全世界公开了你的交易历史。因此,每次使用时生成一个新地址,或者至少为不同的关系生成不同的地址(例如一个用于工资收入,一个用于交易,一个用于 DeFi,一个用于娱乐)。如今,大多数优质钱包都支持自动生成新地址的功能——确保你已经启用了该功能。


2. 像分手的前任一样分开你的身份,为生活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钱包:


· 一个 「公开」钱包 用于连接 Twitter/Discord(预计这个钱包最终可能会被曝光);


· 一个 「重要资产」冷钱包,永远不要连接互联网或去中心化应用(dApp);


· 一到两个 「日常」热钱包,用于交易或 DeFi,仅在需要时补充资金;


切记,永远不要在链上直接转账。如果必须转移资金,可以使用无 KYC(无需身份认证)的交易平台或 Monero(门罗币)作为桥梁。


3. 避免在需要隐私的情况下使用 KYC 交易平台


如果你在 Binance、Coinbase、Kraken 等交易平台完成了 KYC(身份认证),那么该钱包将永远与你的真实姓名绑定。仅在别无选择时将这些交易平台作为法币入金/出金的渠道,并在完成交易后立即将资产转移到私人钱包中,同时确保不要将资产转回同一地址。


2025 年更好的选择是:


· Bisq、Haveno(专用于门罗币)、LocalMonero(趁还能用时抓紧使用);


· NoOnes、Hodl Hodl、Peach Bitcoin(适用于比特币);


· SimpleSwap、ChangeNOW、FixedFloat(无需 KYC 的兑换工具)。


4. 使用 Monero 进行真正的隐私交易


比特币并不隐私,以太坊也不是。但 Monero(门罗币)确实可以做到(通过环签名、隐匿地址和 RingCT 技术实现隐私)。如果你需要切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链上关联,可以将资产换成 XMR,完成交易后再换回来。是的,费用有时会很高,流动性也不完美,但相比其他选项,这仍然是效果最好的方式。


5. 比特币隐私:正确使用 CoinJoin


在使用比特币时,确保正确使用 CoinJoin 技术。例如,使用 Wasabi 钱包结合 CoinJoin 或 JoinMarket。由于 2024 年的相关逮捕行动,Samourai 钱包的 Whirlpool 功能已停止,因此目前 Wasabi 几乎是比特币隐私保护的主要工具。建议在整合 UTXO 或购买比特币后进行混币操作。不要只进行一次小额混币操作——建议多轮操作以确保隐私。


6. 以太坊隐私:使用隐私 L2 或混币工具(谨慎操作)


Tornado Cash 仍然受到美国的制裁,在该地区使用存在风险。以下是当前更好的选择:


· Railgun:支持以太坊、Arbitrum、Polygon 和 BSC 上的隐私余额;


· Aztec:以太坊 L2 上的完整隐私解决方案;


· Nightfall:Polygon 的隐私链,目前仍在运行。


如果你对隐私要求极高,建议每次交易使用新钱包+VPN,并在一轮交易后销毁钱包。


7. 始终使用优质 VPN 或 Tor


你的 IP 地址会泄露一切信息。永远不要在没有 VPN 的情况下连接钱包。推荐使用付费的、你可以掌控密钥的 VPN 服务,例如 MullvadIVPN Proton。避免使用免费的 VPN,也避免使用那些知名但会记录日志的服务(例如 Express、Nord、Surfshark,这些都曾被发现有虚假宣传)。如果你对隐私要求极高,可以选择 Tor 加桥接(bridges)或 i2p,但需要注意,这些方式在交易时速度非常慢。


8. 浏览器使用习惯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为加密货币操作创建独立的浏览器配置文件(或干脆使用一个独立的浏览器);


· 使用 Brave Firefox,并安装 uBlock OriginClearURLs 插件;


· 禁用 WebRTC 功能;


· 千万不要在同一个浏览器配置文件中登录 Google、Discord 或 Twitter;


· 使用临时容器(推荐 Firefox 的 Multi-Account Containers 插件,堪称神器)。


9. 尽可能使用硬件钱包 + 隔离操作


推荐使用硬件钱包如 LedgerTrezorKeystoneGridPlus Lattice。离线签署交易,绝不要在任何网站上输入你的助记词。如果某个网站要求你提供私钥或助记词,毫无疑问,这就是骗局。


10. 别在社交媒体上炫耀


真的,别炫耀。发布投资组合截图、ENS 名称或 NFT 的炫耀贴,每一条都是链上分析公司的数据点。比如,当你用实名账号发推「刚刚梭哈了 50 ETH 买了 $PEPE」,你就已经暴露了。


额外补充——2025 年正在兴起的隐私技术:


· 隐匿地址(Stealth Addresses)即将登陆以太坊主网(ERC-5564 和 ERC-6538):开始使用支持这些标准的钱包吧,它们将显著提升隐私性。


· 比特币支付的 PayJoin(P2EP):即使不使用 CoinJoin,也能让链上监控变得更加困难。


你并不需要完全遵循所有建议才能实现隐私保护。只需做好 #1(停止重复使用钱包地址)#2(分离身份)、#3(避免 KYC 交易平台)#7(使用 VPN 或 Tor),就能完成 90% 的隐私保护目标。


记住,「完美是好的敌人」。从基础开始,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再逐步增加更多隐私保护层级。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加密货币最初被构想为一种实现个人金融主权和隐私的工具,但现实的演变却走向了反面。区块链的透明性、中心化交易所的KYC要求以及链上分析产业的成熟,使得普通用户的交易行为和资产状况变得极易被追踪、关联和商业化。这构成了一种根本性的矛盾:一个为自由而生的系统,却在实践中不断侵蚀着用户的隐私。

这种隐私的丧失并非技术上的必然,而更多是使用习惯和生态工具导向的结果。大多数用户缺乏对区块链数据永久性和公开性的深刻认知,重复使用地址、混用身份、依赖KYC平台等行为,都在无形中构建了详尽的个人金融画像。链上分析公司正是利用这些行为模式,通过地址聚类、交易图谱分析等技术,将 pseudonymous 的地址与真实身份绑定起来。

应对之道不在于完全匿迹——那对大多数人而言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而在于有意识地降低自己的数字暴露面。核心原则是隔离与混淆:通过地址复用管理、身份分离、使用隐私工具等手段,切断不同活动之间的可关联性。这类似于互联网隐私中的“ compartmentalization ”概念,将数字生活划分为不同的隔离舱,即使某一部分被穿透,也不会危及整体。

具体到技术选择,门罗币因其默认的隐私设计和强大的密码学保证(环签名、隐匿地址、RingCT),在价值转移的隐私保护上提供了当前最实用的解决方案。而比特币的CoinJoin、以太坊的隐私L2方案(如Railgun、Aztec)等,则提供了在特定生态内增强隐私的可选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使用方式,小额单次混币的操作意义有限,多轮操作才能显著提升匿名集。

工具之外,行为习惯同样关键。IP地址泄露、浏览器指纹、社交媒体炫耀等看似无害的行为,都可能成为链上分析的关键交叉验证点。使用VPN/Tor、管理浏览器环境、保持低调,这些操作层面的谨慎与技术工具同等重要。

硬件钱包的普及极大地改善了私钥存储的安全现状,但其作用主要在于防盗而非隐私。隐私保护是一个更上层的、关乎行为模式和链上交互策略的课题。

关于隐私的价值,存在一种观点认为隐私只是加密货币的一个“特性”而非“产品”,用户不应为追求隐私而牺牲主流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这种观点有其道理,但低估了隐私的刚需属性。金融隐私并非仅与非法活动相关,它关乎商业机密、个人安全、避免歧视和商业剥削等基本需求。一个健康的生态应当允许用户在无需信任第三方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其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

展望未来,隐私技术仍在演进。ERC-5564等隐匿地址标准有望为以太坊带来原生层面的隐私改进,PayJoin等比特币协议升级也在探索无需混币的隐私增强路径。然而,隐私技术与监管之间的张力将持续存在。Tornado Cash的被制裁表明,强隐私工具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用户需在隐私追求与合规性之间做出权衡。

真正的隐私保护不在于追求绝对匿名的技术神话,而在于培养一种持续的意识与习惯。从最基础的地址管理和身份分离开始,逐步采用更多工具和策略,根据个人风险模型做出适当选择。在这个透明化的时代,隐私已成为一种需要主动争取和捍卫的能力。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