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Friend.Tech:Web3 社交的新思路還是曇花一現?

2023-08-21 14:00
閱讀本文需 15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標題:《Friend.Tech:Web3 社交的新思路還是曇花一現?》
原文來源:veDAO


之前veDAO研究院文章講述的Base,最近又產生了新的熱點:一個名為Friend.Tech 的SocialFi DApp 引發了一場新的熱潮。自 Base 成立以來,已有總計 1.75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轉移到該平台,8 月 10 日記錄了近 58 萬筆交易。同日,Base 日活躍用戶數創歷史新高,達到 136,000 人。而這一切主要歸功於 Friend.Tech 這個僅限邀請加入的 Base 原生 Web3 社交 DApp。



上線兩天收入超過50 萬美金,通過跟曾Clubhouse 一樣的「一換三」邀請碼機制的Friend.Tech 已經成為目前Base 生態中最火的Socialfi 項目,也是最近關注度極高的Web3 項目。據 CryptoKoryo 數據面板,截至 8 月 19 日 20:30,在誕生約 10 天時間裡,friend tech 交易量已超過 1.1 萬 ETH,獨立用戶數超過 3.9 萬,累積完成了超過 51.8 萬筆交易。 Paradigm 效應亦足夠強大,在融資消息公佈後,friend tech 活躍用戶迅速增長,單小時買家超過 1.7k,創下歷史新高。本篇,我們就來一同了解 Friend.Tech。


什麼是 Friend.Tech?



一碼難求的Friend.Tech 是基於Base 生態的DApp,通過與Twitter 強綁定的方式,讓用戶可以通過Base 鏈的以太坊購買和出售任意Friend.tech 上用戶的「股份(Share)」。 KOL 股份的投資者,將獲取與 KOL 直接對話的權利。它允許用戶買賣相關 Twitter 賬戶的股份,擁有某 KOL 的股份將授權用戶進入該 KOL 的私人聊天室。


Friend.Tech 的本質是對 KOL 們影響力進行投注,是一個 KOL 代幣化的項目。相當於 Friend.tech 替 KOL 發幣,也就是個人 IP 的代幣;通過這種方式,將 KOL 的價值貨幣化,也可以算是將社交價值進行量化的一種嘗試。


據Dune Analytics 數據顯示Friend.Tech 自推出測試版後不到24 小時內就帶來了7860 名用戶和4400 個以太坊(810 萬美元)、超過126,000 次交易量,遠遠超過了OpenSea 在同一時間內的交易量;在8 月10 日更是讓Base 日活躍用戶數達到了新高。 Friend.Tech 上線 4 天,就突破了 1.8 個賬戶,單週交易量 6900ETH,Share 的版稅收入超過 300 ETH。


Friend.Tech 的背景


Racer 是 Friend.tech 的創建者之一。他之前創建了 TweetDAO,這是一個 DAO 組織,通過持有其名為「TweetDAO Egg」的 NFT 來授予對其 Twitter 賬戶的使用權。


而後,Racer 與 Friend.tech 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Shrimp 曾一起創建了 Stealcam,一個基於 Arbitrum 生態的圖片分享應用。在 Stealcam,用戶可以上傳圖片,圖片會被打上馬賽克,需要其他用戶來 steal(開圖)才能查看原始圖片,每次 steal 都會根據規則增加價格。這種設計將好奇心、名人效應、 Twitter 傳播和所有者經濟模型相結合,使項目本身俱有高強度自身傳播屬性。


最終,開發者們決定將Stealcam 的定位重塑,創建了名為Friend.tech 的項目,Shrimp 和Racer 原本打算將該項目部署在Arbitrum 上,也許是基於市場熱度,最終選擇了Base;於是有了今天爆火的Friend.tech。 Friend.tech 比之前的產品更進一步,讓社交屬性和加密貨幣緊密結合了起來。通過這種方式使得 Twitter 上的 KOL 和普通用戶可以去構建社交代幣來變現。


Friend.tech 是如何運作的?


在 Friend.tech 上註冊的每個用戶都需要將他們的賬戶與 Twitter 關聯起來。通過這種方式,用戶的Twitter 賬戶在Friend.tech 上會被量化為社交代幣,其他用戶可以用ETH 購買這些代幣的股份,這些股份代表了該用戶在Twitter 上的受歡迎程度和互動中的股權。


類似於其他數字資產,這些股份的價值是會波動的。假設你以某個價格購買某個用戶的股份,然後他們的股份底價(最低價格)在不久後上升。你可以選擇以較高的底價出售你的股份,從而有可能獲利。相反地,如果底價低於你購入的價格,你可以選擇持有或以虧損價出售。所有交易都會被記錄並可在鏈上查看。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每筆交易都會額外增加 10% 的費用:其中 5% 歸協議所有,另外 5% 歸正在交易的股份持有人所有。


@functi0nZer0 在Twitter 上發布了一條關於Friend.tech 的股價定價模型的推文(該模型尚未得到官方確認),模型揭示出這是一個簡單的供需結構。個人持有股份數量與下一個股份的價格之間採用二次關係來確定,每一份 shares 的價格隨著購買人數遞增呈「指數變化」。其公式為:Price in ETH = Supply ^ 2 / 16000。 * 其中 Supply 代表個人擁有的當前股份數量。積分激勵是 friend tech 將 Twitter 用戶轉變為應用核心用戶的重要手段,利用潛在的 Token 空投預期,並配備實實在在看得到的積分以此來激勵用戶。 friend tech 會在未來 6 個月的測試期間分發共計 1 億積分,每週五分發一次,積分記錄不上鍊。 8 月 19 日 friedn tech 完成了首次積分空投。


如何使用Friend.Tech


1. 接入平台



首先在你的手機瀏覽器上打開friend.tech 網站。進入網站後,點擊瀏覽器菜單上的「分享」按鈕;然後選擇「添加到主屏幕」選項。然後在手機主屏幕上打開 friend.tech 應用。


2. 註冊並填寫邀請碼


打開friend.tech 後,進行註冊(可通過Google 或App Store 登錄)。註冊完成後,用戶需要填寫邀請碼才能獲得完整的使用權。用戶通常會收到三個邀請碼,他們可以與其他人分享。


設置帳戶




填寫完邀請碼後,需要用戶綁定自己的Twitter,並向地址中打入基於Coinbase 的Base 鏈的0.01 ETH 以激活賬戶。可以前往官方的 Base 跨鏈橋,連接你的錢包並將你的主網 ETH 轉移到 Base 鏈。一旦你的賬戶中擁有 Base 鏈的 ETH,即可領取你的 3 個邀請碼。


3. 購買股份與聊天


進入App 後,在首頁可以看到當前最熱門的用戶,併購買他們的股份。同時也可以搜索自己感興趣的用戶,購買他們的股份。未購買前,點擊用戶後出現的聊天界面會出現一個鎖定的標誌,提示用戶需要購買份額。而當購買完成後,即可進行一對一聊天。 Friend.tech 為了防止垃圾信息,每個持有者可以發送三條信息,然後等待對方回复並重置上限。


提現



< p>


如果你成功地賺到了錢並希望提取資金,請在應用程序內點擊你的個人資料,將你的ETH 提取到自己的地址。使用 Base 跨鏈橋將你的資金轉回主網以供進一步使用或交易。


需要留意的問題



儘管Friend.tech 自上線以來的24 小時內經歷了指數級增長,很多加密KOL 也開始獲利,其熱度與討論也居高不下,但但一些人對該平台的定價模式以及數據隱私表示擔憂。


Friend.tech 的 PC 端網站目前還是引導用戶使用移動設備下載該 App。這個只有一個網頁的網站上,關於該項目的信息非常少,沒有關於該項目的路線圖、創始人或白皮書等Web3 項目的常見信息,同時頁面上顯示的隱私政策鏈接,點擊後也只是顯示「 Coming soon!」。


同時,Friend.tech 的用戶體驗也並不友好。在首日,App 因用戶湧入而經歷了網絡故障,越來越多的 KOL 註冊了該平台,許多用戶抱怨出現了延遲和應用崩潰的問題。事實上,與其說是新型社交產品,Friend.tech 更像是一種NFT 玩法的變種,而且背後的邏輯其實也是NFT 的持有邏輯:用戶看好某個KOL,認為KOL 的觀點對自己有幫助,或者該KOL 社群活躍,其份額未來會上漲才會選擇持有。但這就意味著,如何篩選優質的 KOL 成為了用戶最為關鍵的決策思考。就和從Ordinals 上不可勝數的NFT 產品中選出合適的標的一樣,用戶在Friend.tech 中,首先得知道Twitter 上的哪些賬戶是活躍的,哪些賬戶能輕鬆拉起一個社群,這一點需要用戶預先觀察Twitter KOL 推文的閱讀量來進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Friend.tech 大多還是以歐美的 KOL 為主,華語 KOL 相對來說比較弱勢。在做完簡單篩選之後,選定了優質 KOL 的標的,用戶還得去辨別哪些 KOL 願意長久的運營 Friend.tech,哪些 KOL 只是來湊個熱鬧,玩玩就走。總體來說,Friend.tech 變相的將用戶的注意力賦予了成本,你要想獲得更多的優質信息,意味著需要投入對等的資產。但每個用戶的注意力都很有限,如果關注過多,反而會對行業判斷產生偏差。因此,Friend.tech 本身存在一個用戶注意力上限,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 Friend.tech 產品本身的發展上線。


結語


SocialFi 賽道一直被加密世界持續關注著,但至今尚未有一個龍頭項目出現,這次Friend.tech 的火爆,是否能讓「Web3 社交」這個概念及相關項目再次擁有熱度,Friend.tech 將會是曇花一現的熱點,還是會取得長遠的成功?這個問題還需要時間。與任何 Web3 創新一樣,Friend.tech 的未來將取決於其適應、發展和持續為用戶提供價值的能力。而社交互動和投資潛力之間的微妙平衡可能會在決定其壽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原文鏈接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